受興建中的五號幹線影響,荃灣白田背、芙蓉山及西樓角三條村村民供奉的觀音堂月前遭清拆,善信聲稱,當時荃灣地政處及民政處官員曾表示,村民可在附近覓地重建觀音堂,就在新觀音堂建成後三日,房屋署指觀音堂違建必須清拆,善信批評政府官員信口開河,部門間毫無協調。
觀音堂原位於荃灣白田背村、芙蓉山村及西樓角村的村民福利會旁,福利會副總值理馬女士稱,福利會和觀音堂已有三十多年歷史,去年十月,地政處及民政處官員向他們表示,因福利會和觀音堂所在位置,需進行五號幹線(石圍角至柴灣角段)工程,必須搬遷。
馬女士稱,當時官員表示,村民可自行在附近覓地供奉觀音,只要沒有村民反對即可,他們遂在芙蓉山山路一個避雨亭後面,闢地重建觀音堂,當時清除雜草樹木及進行搭建工程,耗費逾五萬元。
她表示,去年十一月初,觀音堂建成後三日,他們接獲房屋署寮屋組通知,觀音堂因未經申請,屬違法建築,需要清拆。「明明話咗可以自己搵地方供奉,使錢搭好之後又話冇申請唔合法,搞到我哋無所適從,真係拆咗個觀音堂之後,都唔知點供奉觀音。」
荃灣地政處書面回覆本報查詢,並沒有正面回應是否有官員說過,村民可自行找地方重建觀音堂供奉觀音。
覆函表示,政府現時並無遷置此類物業的政策,當局已向三村福利會的理事解釋,他們若物色合適土地重建福利會,須向地政處申請及審批,他們可選擇在新址繼續安放及供奉觀音,但必須遵守日後有關牌照訂明的所有條件。
荃灣地政處現正加快處理三村福利會在荃錦公路附近重建福利會會所之申請。
記者問及各政府部門間就此事是否有欠協調,導致新觀音堂剛搭建即要面臨清拆,荃灣地政處及荃灣民政事務處不約而同表示,兩部門及房屋署就觀音堂選址一事,一直保持緊密聯繫,也曾召開會議商討,希望問題早日獲解决。
至於房屋署發言人則指出,該署寮屋管制辦事處的職責,只是負責巡查及清拆非法建築物,去年十一月中他們巡查上址時,發現有觀音堂此建築物遂作調查,其後發現該建築物並沒有寮屋登記編號,屬非法搭建,已要求有關人士於農曆新年過後清拆。
(○一一四五○)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