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D策之道:基金市場的回顧及前瞻

FUND策之道:基金市場的回顧及前瞻

今天是本欄馬年最後一次跟大家見面,不如談一些較為軟性的話題──回顧及前瞻基金市場的發展。
最近數年,投資環境欠佳,期內保本基金雖然異軍突起,但仍未能令現有基金銷售市場全面蓬勃,其中一個原因是不少保本基金的發行商皆具備銀行背景及保證人,有利按時勢市況以不同形式包裝推出,以致基金銷售集中於個別機構。

法興去年表現出色
其中最出色者可算是法興莫屬。該公司以往專注發行衍生工具,近數年才開始積極發展其他另類產品項目,由擔當保本基金的保證人及發行商,至及後成立全資附屬機構領先資產管理,主攻此類產品市場;分銷渠道亦由個人銀行獨家分銷的層面,擴散至保險公司的投資計劃。
踏入新一年前後,市場推出的保本基金,已相繼轉向以非美元單位作報價貨幣,藉着澳元及紐元等高息貨幣的特色,增加基金的派息功能及濃縮整張票據投資年期。至於強調能夠連本帶利概念的產品,由於所需鎖定的年期較長,故其受歡迎程度漸見下降。

對沖基金終於出台
除了保本基金外,以往投資另類基金之風在順勢牛市時未獲垂青,惟在逆市下則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本地認可的對沖基金於千呼萬喚下終可趕及去年底出台。但由於證監會批出的數目不多,本港基層市民對此產品的概念尚在消化階段。
不過,去年底部份市值較低及欠缺競爭力的對沖基金被迫結業清盤,從負面角度來看,消息或會加深投資初哥的戒心,但從正面角度來看,卻可減低市場一窩蜂追捧,並給予審批機構具更多實例加強審核,長線來說,未必是一件壞事。

保險產品加入戰團
一般以投資市場或工具作導向的傳統基金,未來能否重拾市場歡心,得視乎能否受到投資市場牽動。
基金產品要達到增值作用,一方面有賴基金經理的功力及策略配合,另方面破格打破以往產品模式運作,相信也成為現有或新打入本地市場的基金公司摸索求變之道。
近數年有不少保險公司背景的投資相連產品推出,部份覬覦基金零售市場,準備以模擬基金形式進軍本地市場。其運作乃廣納合適的基金公司夥伴,以新資金打造現存皇牌基金的組合模式,並即時同步得到相等的管理運作,或會成為羊年另一股基金新勢力。
黃敏碩
亨達投資研究聯席董事
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