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喬治布殊發表上任後第2份國情咨文,提到第1個目標,就是要加快經濟復甦步伐,創造就業機會,除敦促國會支持通過其6740億美元的10年振興經濟計劃外,為了醫療保險、長者保健、對抗愛滋病及其他社會福利方面提供更充份的支援,還提出可能將美國全年財赤預算提高至GDP的4%(約4000億美元)。看來布殊政府已意識到減稅計劃只對中長期經濟發展有幫助,短期所起的刺激作用不太多,為加強人們對政府挽救經濟的信心,必須加重點藥,不但在公共開支上多灑點金錢,還以醫療及保健來安撫人心,希望能起到穩定作用,誠高招也。
另一方面,布殊強調對伊拉克的核生化武器問題非常重視,並表示會要求聯合國安理會於2月5日召開會議,到時國務卿鮑威爾將會提交美國情報單位所搜集得到的有關資料,據估計,伊拉克擁有多達500噸可製造沙林毒氣、VX神經毒氣和芥子毒氣的生化材料,另外還擁有3萬多枚可運載這些化學武器的彈頭,假若屬實,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又有何反對(動武)藉口?雖然布殊在演講中並沒有說美國是否會動武或明確指出動武時間,但從語氣中已可意會到開戰的機會愈來愈大。
沒有切膚之痛(911事件)的其他國家當然可以漫不經心或諸多挑剔,但聽到布殊換來如雷掌聲的一段說話:美國可能面對許多挑戰,但我們不會否認,也不會忽視,更不會把問題拋給國會、下任總統,甚至下一代。我們會集中精力、清楚、勇敢地面對。美國(攻伊)決心不容低估。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