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年一家親:<br>另類賀年小食正宗恩平番薯糍

賀年一家親:
另類賀年小食正宗恩平番薯糍

後天便過年了,相信大家已從很多不同地方學到做年糕、蘿蔔糕的做法了。其實除了這些例牌糕點外,中國不同鄉縣都各自保留具地道特色的賀年糕點。原本這次是小叔謝先生負責做恩平賀年番薯糍,但他想起二十多年前的失敗經驗(番薯糍硬得擲地有聲!),惟有請來同村嫂子示範正宗做法,最終讓他嘗到久違了的鹹年糕呢!

記者:謝翠玲攝影:黃叔榮
示範:屯門讀者謝太

家鄉在恩平的謝太,已來港九年,但她對家鄉的感情仍然濃厚非常。每年在農曆新年期間,必會抽時間回鄉度歲,跟二子三女同聚(一子在港)。而在香港的時間,她仍不時會做一些家鄉的糕點,如艾糍、番薯糍等,以解思鄉之情。

做足三十年
謝太回想當年十六歲左右便已懂得獨力做這些傳統糕點了,在臨過年前,便是最忙做這些番薯糍的時間,七、八個人同時圍坐一起,把一團以八斤粉搓成的大麵糰,做成一隻隻的番薯糍,單是想想已覺大陣仗。
謝太的番薯糍確很香口,不過她的手藝卻怕無以為繼,因為她的兩個小女兒都不懂做,而懂做家鄉糕點的大女兒,偏不是得自謝太真傳,而是跟同學的媽媽學來的呢!

巨型鹹油角家鄉番薯糍
跟硬身的油角不同,這種恩平的番薯糍外皮是軟身而帶煙韌,而內裏的餡料是鹹的,以炒得香口的蝦米等配料做成。番薯糍必定要做得大大隻,炸起來才飽滿好看。這種番薯糍是多款的家鄉糕點中,謝太老公最愛的一種鹹點,但因為太太不太常做,今次他知道要示範,都很期待呢!

皮材料:
糯米粉 半斤
粘米粉 2両
番薯 半斤

餡料:
蝦米 3両
臘肉 1條
花生碎 半両
芝麻 1両

做法:

點控制番薯角軟硬程度?
主要靠調節粘米粉和糯米粉比例。粘米粉多加會變硬,而多加糯米粉則會令製成品軟身。

點包番薯角?
小貼士:
1.取出一球直徑約2吋的麵糰,壓扁。

小叔恨食家鄉鹹年糕 
這個鹹年糕,是謝太的小叔提議示範的。因為他上一次吃到這個鹹年糕,已是很久以前的事。在香港他更是未有機會吃過呢!謝太本身因為不太對年糕有偏好,所以一向鹹甜年糕都很少做,不過既然小叔叫到,便專誠做來送給他。

材料:
糯米粉 半斤
炒香蝦米、臘肉粒、花生碎、芝麻(可用做番薯糍剩下的餡料) 各少許
滾水 4碗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