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打武旦和刀馬旦 - 李碧華

短打武旦和刀馬旦 - 李碧華

文化中心有《中國京劇武旦群英會》。有朋友笑道:「『武旦』真不好聽,就像『冇蛋』。養雞不下蛋,有甚麼用?—還是『刀馬旦』有氣勢。」
京劇有二百多年歷史,行當分「生、旦、淨、丑」(亦有加上「末」的)。旦行的分支,包括青衣、花旦、花衫、武旦、老旦和彩旦。
分支中亦有小分支。如「青衣」,便分正旦、青衫、衫子、抱肚子旦、苦條子旦。「花旦」也分閨門旦、玩笑旦、潑辣旦、刺殺旦。
我告訴他,「武旦」是一個總稱。這行當扮演精通武藝的勇毅角色。下面分了:
(一)短打武旦:穿短衣裳,重在武功,不重唱念,以跌扑及打出手取勝,這是拋擲傳遞武器的特技,富舞蹈感和驚險性。如楊排風、青蛇、孫二娘等。
(二)刀馬旦:穿長靠,頂盔貫甲,騎馬。一般持長兵器。刀馬旦的表演要求更高,除武功精湛外,還得長於做工、說白、功架——也是武旦和花衫之結合,文武全才。如穆桂英、樊梨花、劉金定、雙陽公主等。
看演出之前,先把人家的身世弄清楚,是一種尊重呢。正如記者採訪名人之前,應該做點功課,才好發問。
振振有詞?當然,以前寫劇本,我做過深入的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