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中銀鈔票同樣穩健

理財智慧:中銀鈔票同樣穩健

曾經聽說過以下一個故事,不知是真是假。話說有港人到國內消費,店員竟然拒絕接受港幣。那位港人覺得很奇怪──為何已往付港幣結帳就可以,今次就不行呢?原來被退回的是中銀發行的鈔票。
由於中銀發行的鈔票之上寫有「在香港見票即付」的字樣,那位國內店員心想,如要要到香港才能兌換,豈不麻煩?所以就索性拒收。上述傳聞的真確性仍有待商榷。但現實上,無論任何一間香港發鈔銀行的鈔票,都是同樣的穩健可信,因為聯繫滙率的制度,所有現鈔都會有足夠的美元支持。

現鈔有美元支持
中銀鈔票所寫「在香港見票即付」,究竟代表甚麼呢?其實那是英文“Promisestopaythebeaverondemandatitsofficehere”的中譯。鈔票其實是一張憑證,由發鈔者承諾兌換等值的物品。例如手持一張100元鈔票,銀行便要承諾收回這100元的鈔票,而給予客戶100元等值現金。滙豐100元鈔票的中譯是「承董事局命,憑票即付港幣一百元」,意思即是鈔票持有人到香港的滙豐要求兌換,滙豐便要給予鈔票持有人港幣一百元。究竟這一百元是甚麼?港府發行的硬幣?滙豐發行其他面額紙幣?其他銀行發行的港元現鈔?還是一百元等值之美元?這點筆者沒有深究。但肯定的是,發鈔銀行是有責任承認及回收所發行的鈔票。
中銀鈔票上的英文中譯多了「香港」一詞,其實是(atitsofficehere)的意譯,而滙豐及渣打的鈔票亦有這樣的英文字樣。所以上述的故事,只是出於一場誤會。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