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戰雲密布,也影響股市,ING投資管理資深投資經理梁健輝指出,美國向伊拉克開戰的機會仍屬參半。他認為,近期油價上升涉及非需求性的投機,全球經濟放緩的基本因素仍未改善,對石油消費品的需求成疑,故投資者在投資石油類股份時要小心,否則形勢逆轉時,油股可能首當其衝。 記者:尹彥超
梁健輝表示,美國雖然對伊拉克開戰態度強硬,但出師無名,故仍有機會和平解決。他指出,由於軍事浪費資源,亦影響美國消費信心,故估計當地復甦速度會稍慢,反彈亦不會太強。不過,由於美國傾向弱美元政策,以加強出口去改善經濟,加上預計美國維持低息,對香港中性偏好。
香港本土方面,他指銀行有3萬億存款,但消費仍然疲弱,主要由於缺乏信心,但沉悶多年後,他認為消費信心已到谷底,今年可望逐步恢復,股市亦屬同一情況:「股價其實是資金加信心,如果無信心,資金亦不會買入,問題是如何觸發買入因素。」他指出,未來3至5年旅遊業發展乃正面因素,尤其05年迪士尼主題公園落成,將可刺激旅客流量及消費。
至於選擇股份,梁健輝表示,中國內地因素穩中偏好,例如上海經濟發展不俗,相信中國綜合企業股表現會較佳;內地流動電訊股相對兩年前的估值已不算昂貴,由30至40倍PE跌至現時約10倍,而且用戶人數仍持續增長,值得投資。另外,內地經濟發展會有利公路股,可考慮增持。
至於本港着力吸引前來上市的民企,他認為要小心選擇,畢竟發生歐亞農業(932)事件,加上近期TCL國際(1070)及比亞迪(1211)股價突然插水,都令投資界杯弓蛇影:「但作為基金經理,難以避開這些股份,因為這始終是新增長及投資的機會。」
對於本地股份,他對地產股持中性態度,主要視乎估值及息率,他承認,對地產股的看法已不及較早前樂觀,要等經濟及內部消費改善才會受惠。銀行股方面,他認為,與內地相關的小型銀行股因素正面,其貸款增長及前景較佳,估值亦不高昂,大型銀行則偏穩,全球經濟好轉時會受惠,反而中型銀行稍欠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