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煤氣公司昨日公布本月十二日荃灣發生沙井蓋彈起傷人事件的調查報告,肇因是一條已有三十年歷史、直徑八吋的地下鑄鐵喉管出現裂縫而洩漏煤氣引起爆炸,而埋在地下的同類潛在「計時炸彈」總長達三十公里,遍布港九市區。
煤氣公司決定在三年內更換全港現存的鑄鐵喉管。
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劉正光指出,鑄鐵喉管若遇到不平均的外來壓力,相對於膠喉來說會較「脆」,可能會導致破裂。
曾任路政署副署長的他又表示,該類喉管分布全港,包括人口和交通密集的中環、灣仔及油尖旺等區,一旦要掘路重鋪,屆時必會造成交通擠塞,路政署須做好各公用事業的掘路協調工作。
該公司並沒有交代更換喉管所需的費用,立法會議員李華明認為:「煤氣公司盈利唔受監管,肯定該公司會將換喉管嘅錢轉嫁用戶」。
煤氣公司在昨晚發表的新聞公報中多番強調,該宗屬於罕見意外,並強調喉管設計及安全水平符合國際標準,可使用超過五十年,至今已過了約三十年。
在本月十二日,兩個位於荃灣沙嘴道及眾安街交界附近的電話沙井蓋,突然彈起,導致四名途人受傷。
煤氣公司指出,肇事的喉管底部大量積水,令承托喉管的泥土受到侵蝕,出現裂縫洩氣,煤氣積聚於沙井內,經火種點燃後引致是次意外。
煤氣公司在過去八年已更換了一半鑄鐵喉管,在事件發生後,決定加快更換餘下的三十公里同類喉管,首先在下月更換荃灣區內的鑄鐵喉管。
身兼氣體安全委員會委員的工程界立法會議員何鍾泰表示,鑄鐵喉管只佔煤氣公司三千公里喉管的百分之一。
他指出在地底下漏氣,只要沒有火種燃點,也不會造成爆炸;而煤氣公司的測檢漏氣儀器十分先進,他相信,有關喉管仍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