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條修訂建議<br>大律師公會說有進步,但仍不能接受

23條修訂建議
大律師公會說有進步,但仍不能接受

在《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問題上,站在最前線反對政府立法建議的大律師公會,對昨日公布的修訂建議會否「收貨」?主席陳景生說:「(修訂建議)有進步,但不足以去到可以接受嘅程度。今次嘅改善唔大,係比較好咗,但我哋仍唔滿足。」 記者:莫劍弦、鄭豐俊

【本報訊】行政會議昨日審議《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諮詢意見匯編時,一併通過全面修訂《基本法》第二十三條立法建議。政府撤回多項在諮詢期內備受爭議的建議,但被法律界認為最關鍵的問題卻繼續保留,擔心香港自由人權受影響。同時,政府也不肯承諾發表白紙草案。

未回應有否諮詢中央
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昨日被記者問及修訂建議有沒有諮詢中央,並未正面作答,只說:「(政府)做了應該做的程序。」
按政府原建議,某組織被內地明令取締,保安局會馬上啟動機制,考慮取締其在港相關組織。雖然保安局昨日建議把相關組織改為從屬組織,但法律界一直認為這項規定等同將內地一套搬到香港,令一國兩制蕩然無存。
本身是資深大律師的立法會議員余若薇,便曾經表示上述條例的存廢,是考慮是否接受二十三條立法的最核心問題。代表法律界的立法會議員吳靄儀,昨日便批評整個立法最關鍵就是這個禁制機制,但政府始終不作任何讓步,她質疑為何要繼續保留這個中央可以禁制香港組織的機制。
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在記者會上堅持,特區政府有需要保留禁制機制:「若果內地有重大事故,有組織危害國家安全,香港又有呢個從屬組織,我地冇理由唔考慮(禁制)。」
葉太又強調,政府今次「澄清」並非「讓步」,也不肯說今次修訂是否政府「底線」:「底線呢個字,未免有談判色彩。其實九月立法建議已經好寬鬆,不存在底線……今次唔係讓步,只係澄清我哋一啲建議。」

民主黨:扭曲市民心聲
葉太又一再迴避是否會有白紙草案,以及會否有第二輪諮詢:「藍紙、白紙唔重要,最緊要係聽公眾意見。」
大律師公會對昨日的修訂建議感到失望,認為政府只重視商界意見,而法律界的疑慮則被忽略。主席陳景生在記者會上直言:「如果要立法,就要立好法,並非惡法!」他表示,對政府並未接納該會所提出的幾點重要建議感到失望,包括修訂已過時的法例、採用最低的立法原則及保障人權的約翰內斯堡原則。相反,「政府似乎對商界及銀行界有特別嘅好感,特別重視。」今次修訂便加強保障了自由金融活動的進行。
但香港律師會會長葉成慶則表示,修訂「向正當方向發展」,該會會詳細研究修訂建議內容再發表意見。
民主黨主席楊森認為政府提出修訂只是一些象徵性讓步,相反一些重要條文如國內嚴禁組織等並無獲得修訂,是「絕對、絕對、絕對」不能接受。

「一掂到中央就唔改得」
人權監察總幹事羅沃啟稱,政府對另一個涉及中央的顛覆罪行,也沒有提出任何根本改變,特別是仍然將廢除中國憲法所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即四個堅持,定為觸犯顛覆罪,他指只要有人要打倒一黨專政,仍舊有可能觸犯二十三條罪行:「總之乜嘢一掂到中央就唔改得、其他就乜都可以傾。」
香港記者協會則對政府保留有關煽動刊物的條文表示失望,擔心會影響新聞及言論自由。記協要求政府接納以公眾利益為獲取機密資料的抗辯理由,認為這樣才可以確保傳媒能監察政府運作,以及保障公眾知情權。
行政長官董建華表示,在三個月的諮詢期間,社會各界的反應相當踴躍,政府已小心聆聽了市民的意見,充份掌握市民的看法。他已叮囑負責的政府官員搞好立法工作,照顧市民的關注及疑慮。

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指政府二十三條立法的新修訂改善不大。

立法會法律界代表吳靄儀批評政府拒絕修訂禁制機制及顛覆罪等內容。

香港律師會會長葉成慶指出,仍需公布具體條文供公眾研究。

民主黨主席楊森(左)批評政府「誤導公眾,扭曲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