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減少興建實物房屋作住屋資助,政府擬加快為公屋戶「換血」,進一步收緊公屋富戶的入息及資產審查限額。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表示,仍有很大空間要求公屋富戶盡早騰出單位,讓有需要居民入住。不過,由於公屋政策積習太深,當局不打算將公屋十年才須申報入息的期限縮短至與租金津貼兩年審查一次看齊。 記者黎國強專訪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接受訪問時表示,隨着本港人口增長大大減慢,長遠來說政府終有一日不用再興建公屋也可滿足輪候冊上人士的需求,除了提供租金津貼讓有需要巿民選擇入住私人樓外,目前仍有很大空間令公屋富戶騰出單位。孫明揚說:「究竟係咪應該收緊啲,或者收緊幾多,都要慢慢去傾……我諗每個人都有個尺度,但我就好覺得大家嘅感覺都係個空間比較大。」
根據現行的公屋住戶資助政策規定,住戶如住滿十年或以上,即須每兩年申報家庭入息一次,超過限額者需繳交額外租金,而需繳交巿值租金的超級富戶繼續居住一年後,便要遷出。近年公屋富戶持續減少,去年截至十一月底,須繳交雙倍租金的公屋戶有一千八百一十九戶,而須繳交巿值租金的住戶則有四十七戶。
至於審查期限,當局則無意縮短至與租金津貼看齊,他說:「私人樓嘅租約每兩年更新一次,(租津審查限期)可以尋求一致性,但公屋方面,你諗吓積習咗咁多十年,政策唔係一下話改就咁容易改,唔可以話但求一致性就抹煞公屋傳統做法。」
另外,房委會居屋小組今日會審議業務計劃,預期下個財政年度仍然會有十八億元的居屋收入,主要來源將一千三百多個賣剩居屋單位賣給綠表居民,而居屋補地價收益亦仍然會有增長,由現時的七億多元,增加到下年度的九億元。租住房屋小組昨舉行會議,由於公屋綜援戶的欠租情況嚴重,房署考慮改由社署直接替綜援戶交租予房署。而公屋欠租率近期升至百分之三點四九,遠超房委會去年預計的百分之二點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