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會否按照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削減一成一綜援金,最快可在四月一日起實施,屆時新申請個案應以新計算金額發放,但現時領取綜援的受助人則有數個月適應期,當局並會同時檢討申領綜援者居港年期限制。
衞生福利及食物局局長楊永強昨日表示,根據社援指數綜援標準金額有百分之十一點一的下調空間,但最快要在三月發表財政預算時公布削減幅度。至於整體綜援檢討仍在進行,包括考慮收緊申領綜援者的居港期限制,但現仍未有任何定案。
社會福利署署長林鄭月娥昨在另一場合表示,現時有七萬名居港未滿七年的新移民領取綜援,她認為,此比例偏高,但考慮到部份受助兒童或申領人的配偶確實需要支援,故當局在檢討時會作出平衡,考慮人口政策、兒童就學及融入社會等因素。
至於高齡津貼,楊永強說,會作長遠檢討,不會短期內推出,但強調該津貼是幫助真正有需要長者,並非為了回饋長者的貢獻而設,但現時部份有財富的長者都申領,甚至有退休公務員也領取,有違該津貼原意。
至於新醫療收費在四月實施,該局料在下月底推出減免機制,有關減免機制會加強現有機制,按病患病情、經濟狀況等因素考慮,決定減免期限,向他們發出一張減免證明,通行全港公立醫院,務求方便使用。但不會一刀切減免所有長者或長期病患者的醫療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