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軍機碰撞事件近兩年,美國傳媒報道,中國上月頒布新法令,加強管制沿海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海域,訂明區內所有勘察活動不得涉及中國國家機密,美國批評北京此舉不符合國際法,危害美軍的海上勘察,可能觸發中美在通航權的新衝突。
美國《華盛頓時報》昨報道,中國上月頒令沿海二百海里專屬經濟區海域內的勘察活動,不得涉及任何國家機密或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報道指新法令有別於過去的「舊法」。「舊法」訂明,任何國家只要遵守國際法及中國法律,就可在專屬經濟區享有海、空通航自由。
新法例還訂明在中國控制海域區內所有勘察,必須經過中國軍方及非軍事部門批准,當中指出只有中外合資公司屬下的外國組織才可以在區內勘察。新法令訂明,任何未經許可的海洋勘察活動將受到制裁,當中包括罰款、沒收器材及資料等,法例並警告,若中方在沒收的資料上發現當中涉及國家機密,有關機構將受到額外懲罰。
報道引述匿名美國國防部官員稱,北京修改法令加強管制專屬經濟區「不符合國際法」,美國國防部官員視此為北京擴大沿海控制範圍長遠策略的一部份;而美國情報人員及官員則指北京加強管制「國際海域」,威脅美國海軍勘察活動,擔心有美軍偵察機、船及美軍官兵可能因此被中方扣留。
報道指出,中方加強管制專屬經濟區,令北京有權對亞太地區的重要航道指指點點,危害航道暢通,故美軍強烈反對。美國軍方官員指稱,中方長遠目標是要加強解放軍的海空力量近至台灣、新加坡,遠至太平洋。
中美軍機碰撞事件發生於前年四月,美軍EP-3偵察機在華南沿海偵察時,與解放軍戰機在海南島東南一百零四公里海域上空碰撞,解放軍戰機失事墜落,當時引起雙方就沿海專屬經濟區的爭拗。
《華盛頓時報》/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