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前,很多人都會換副新眼鏡,期望來年「把前景看得更清」。
眼鏡潮流從來不像時裝般來也快去也快,大約三年左右才轉一次大趨勢,而且潮流焦點總落在眼鏡物料上,近年眼鏡潮流文化總落在膠框上,當中插以60's款式的大膠鏡、烏蠅鏡歷久不衰,背後自有其原因。
位於中環的「新型」眼鏡店WhattheFunk開張不到兩星期,售賣的卻是一味的懷舊膠鏡,除了潮流大勢,卻原來老闆Gary對60~70年代的打扮、事物有一種獨特感情。
文:Jps 攝影:陳智良
Model:PoChan、TramyYeung
人愛懷舊,擁抱舊日令自己又愛又恨的玩物。WhattheFunk的店主Gary,愛作60's、70'sFunkyLook打扮,自然亦喜歡60's、70's一切的美好事物,因為他發覺那年頭無論設計、音樂到發明,也屬於劃時代經典,影響力直至到現在仍歷久不散。
Gary曾經在美國的L.A.生活了六年,在那時開始搜集這些大膠眼鏡,愛它們質料好款式夠有趣,由買來作自用到現在成為一門興趣,當中經歷了多次像尋寶遊戲般的樂趣,每次這些眼鏡落到他手中,Gary也會細意研究一番,逐漸發覺這年代的眼鏡無論用料及設計,也較現在出產的講究。
像他店內主力售賣的幾隻牌子Solex、Saphira、Rodenstock及Marwitz,全是採用OptylPlastic及ZylPlastic這兩隻停產物料製造,它們特別之處在於在一大塊Optyl膠板裏Cut出鏡臂及鏡框,再由人手打磨及鑲嵌,不像現在的眼鏡由啤機大量生產,經營眼鏡舖,他是希望推廣這些舊物製作時的認真精神,現在Gary大約每三個月便到紐約或巴黎入貨,除了眼鏡,他遲些少還會帶回大量懷舊飾物及各類精品於店內售賣。
售賣點:WhattheFunk(28683307)中環蘭桂坊14號2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