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給武器調查團多一點時間 - 盧峯

蘋論:給武器調查團多一點時間 - 盧峯

就在聯合國武器調查團提交報告的前夕,就在美國政府高層不斷表示準備單獨向伊拉克採取軍事行動之際,在美國國內甚有影響力的《紐約時報》發表了一篇長篇社論,要求布殊政府放慢採取軍事行動的步伐,並清楚向美國國民解釋發動戰爭的原因及可能要付出的代價,以免重蹈陷入越戰泥沼的覆轍。

戰勝不意味解決問題
《紐約時報》的社論指出,美國在軍事上無疑有必勝伊拉克的把握,但戰爭除了勝負外,如何善後也是極重要的考慮因素;若果美國在伊拉克問題上得不到主要盟友支持而要單獨行事,便將要獨自承擔龐大的善後開支,甚至難以從伊拉克脫身。
《紐約時報》的說法並非危言聳聽,也不是少數的意見。另一份重要報章——《華盛頓郵報》昨天也刊登了長篇分析,指出美國即使能在短期內擊敗伊拉克,也不意味美國已解決了問題。相反,美國將要派出至少十五萬名士兵在伊拉克駐守三年,以穩定局面;並在隨後五年繼續在當地派駐五萬名士兵。這樣下來,美國每年花在「控制」伊拉克局勢的開支將高達五百億美元。該篇分析質疑,美國人民是否準備付出這樣重大的代價。

聯國認同是重要關鍵
一向以來,美國的外交政策受國內意見、國內政治的影響遠大於國際社會的壓力或看法;現在美國國內開始湧現對開戰有質疑的聲音及意見,美國政府不僅不能掉以輕心,並且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及精力爭取國民的支持,以免質疑的聲音變成軍事行動的阻力。從過往的經驗看,美國在軍事上最大的敵人是內部的矛盾及分裂,越戰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而要紓緩美國內部的反戰聲音,聯合國的認同及授權是重要關鍵。最近由《華盛頓郵報》進行的民意調查就顯示,絕大部份被訪者認為有聯合國授權才動武是最佳的安排,並有接近七成人認為可讓武器調查團有更多時間進行調查再作決定。也就是說,美國政府要凝聚人民支持開戰,便不能操之過急的宣布武器調查工作無效而對伊拉克開戰。我們也希望美英兩國能讓武器調查團有更充份的時間進行武器核查工作,以確定伊拉克是否有違反聯合國決議。只有當國際社會及美英兩國人民都清楚看到伊拉克根本無誠意合作、根本無誠意按照聯合國決議辦事,對伊拉克開戰才會得到普遍支持的。
(圖)伊拉克一名小孩購買油燈,為戰爭作準備。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