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絮語
立法會公營房屋短樁調查報告說:政府訂立不切實際的建屋量,加上各個層次監察失當,是導致連串短樁的主要原因。調查專責委員會主席劉健儀說,短樁事件與「八萬五」政策無關。
九七年初發表的房屋長期策略報告提出的目標是每年八萬個單位及實現五成人自置居所。董伯上場即將目標提至八萬五及七成人自置居所。調查報告說,二○○○年至○一年的公營房屋建屋目標是十一萬四千個單位。不切實際的建屋量怎會與「八萬五」無關?
※
深圳市長于幼軍,與網文《深圳,你被誰拋棄?》作者咼中校會面,以平等態度與這位二十幾歲的異見者交換意見兩個半小時,他說作者不是「唱衰」深圳,政府應有氣度聆聽包括批評在內的各種聲音,「有各種議論很正常,大家都不願意議論,這才真叫慘!」
比之董伯說批評他的人是「挖苦」他,「低趣味」、「無建設性」、「唱衰香港」,難免不使人錯覺:兩制是不是顛倒過來了?
※
于幼軍說,全方位開放後,外資進入內地不單只香港→深圳這條通道,所以深圳必須靠真本事、真功夫去打拼,個別幹部讚揚聲聽多了,但「驕兵必敗,哀兵必勝」,「我們現在就想打造一支哀兵隊伍,繼續卧薪嘗膽,勵精圖治」。
香港之敗,敗在董伯幾年來一直只講香港的優勢,卻從不講香港在中國內地低價格競爭中的劣勢。
※
民調顯示,六成人反對向中產階層加稅,大部份人主張解決財赤應向高收入人士及商界入手。向中產加稅只會打擊消費意欲,影響經濟復甦。商人出身的董伯,只會考慮營商成本,而不知道削中產者收入的後果,是削弱消費,直接導致營商環境轉差。
※
董伯繼兩周前讀施政報告,將「持續通縮」讀成「持續通脹」之後,二十一日出席懲教署周年檢閱會操,致辭時又再說一次「香港面對……持續通脹」。
《晏子春秋》說:橘生淮南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難怪李崇來了董伯管治的香港,也變老人癡呆而被遣回湖南矣。
※
南韓報章報道,本港商人何鴻章將接替被捕的楊斌,被委任為北韓新義州經濟特區的行政長官。何鴻章隨即否認。
香港人會熱烈推薦,歷史上第一個擔任特區行政長官的董伯,宜駕輕就熟,前往新義州任行政長官。──香港嘛,嘻嘻,從此脫難矣。
※
王䓪鳴據悉獲委任為新一屆的全國政協委員。有傳統左派人士表露不滿,說王是彭定康重臣,與陳方安生關係密切,傳統左派人士批評北京不應委任具濃厚港英背景人士,加入全國諮詢組織。
政協只是政治花瓶,算甚麼諮詢組織。可見香港左派從來都是比北京更左。而董伯卻愈來愈靠向比北京更左的香港左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