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大專生日漸接受畢業後到內地工作。據民建聯一項調查顯示,受訪的近四百名大專生中,逾七成四表示願意及考慮畢業後到內地工作;三成半人認為月薪需在九千元以上才可接受;但也有極少數的受訪者,竟然接受內地機構支付僅為港幣三千元或以下的月薪。
民建聯在本月十三至二十二日,訪問本港十一間大專院校共三百九十四名學生。調查顯示,分別有三成多的受訪者認為在內地工作,月薪要介乎七至九千元,或九千元以上才可接受。不過,也有二十三名(百分之六)受訪大專生,接受僅為三千至五千元的月薪;另有六名(百分之一點五)大專生表示,接受三千元或以下的月薪。
但早於九九年已分別曾到北京及上海工作的港人周錦菁表示,內地曾很殷切需求本港人才,可是一些行業如銀行、廣告、製衣等,已減少對外來專才的需求,並實行員工本地化。她強調,一些在內地工作的港人,其津貼逐年被削,更有人要自己支付租金和回港探親的機票。
她指出,港人在內地的議價能力已呈下降,「內地大學生中文一定好,名牌大學畢業的,英文有機會好過香港人,人工又較低,如果我係僱主,都會請番內地人啦。」
是項調查又顯示,逾七成受訪者願意及考慮到內地工作,並認為在內地有良好發展機會,不介意薪金較本港為低。願意到內地工作的大專生比率,較去年同期的類似調查增加一成半。民建聯說,這反映在過去一年,由於經濟持續低迷,更多大專生明白返內地工作將成為趨勢。
不過,調查也顯示,逾三成半受訪者表示不願意或十分不願意長駐內地工作。至於大專生心目中理想的工作城市,則以上海為首選,只有逾兩成人選擇北京。民建聯認為,大專院校應為大專生提供職前培訓,增加他們對內地人才市場的認識,以減輕大專生對北上工作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