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為高逾百分七的失業率頭痛時,全世界也為失業問題敲響警鐘。國際勞工組織(ILO)估計,全球失業人口過去兩年劇增二千萬,創下一億八千萬的高紀錄,來年失業情況更可能因美國攻打伊拉克而惡化,引發全球性社會不穩。
據ILO周五發表的《二○○二年全球就業趨勢》報告,全球經濟連續兩年放緩,去年失業率達百分六點五,比前年高了零點六個百分點。
每日收入一美元(約七點八港元)或以下的勞工人數,也回復至亞洲金融風暴後的九八年高位,達五億五千萬人。
ILO總幹事索馬維亞說,「全世界的就業形勢急劇惡化」,來年全球經濟前景也不樂觀。
以地區劃分,拉丁美洲及工業國的失業人口增加得最劇烈,前者失業率近一成,後者為百分六點九。中東及北非失業率最高,達一成八,東亞則為百分四。
失業問題的最大受害者,是紡織等出口製造業女工和新求職青年。旅遊業也是重災區,在前年九一一襲擊後喪失了一千零五十萬職位。
撰寫報告的高級經濟師哈拉斯蒂警告,美國攻打伊拉克會令全球失業問題雪上加霜,特別在青年失業率高達兩成半的中東及北非,青年求職勢將更困難。「如果投資者信心因為戰爭持續不振,將對失業問題造成嚴重後果。」
哈拉斯蒂又警告,全球失業問題若持續惡化,聯合國希望在二○一五年前將赤貧人口減半的目標將無法實現,而且「可能引致世界性社會不穩」。
據ILO估計,在未來十年,人口增長將令全球勞動人口增加五億,要創造十億個新職位,才能達到聯合國的除貧目標。
美聯社/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