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束,即是「煞科」。我曾以為東西寫完了,文字脫稿可以收筆,叫做「煞青」,原來不,應為「殺青」。何以動用到一「殺」字?太暴力了吧?「青」又是甚麼?
這是同造紙有關的。
《天工開物》中所謂「殺青」,是斬竹子作原料。文天祥《正氣歌》中「留取丹心照汗青」一句,那「汗青」因製造紙張時加以蒸煮,綠色的汁流出如冒汗。
古時刻在竹片上的文字曰「簡」,竹片做成的則是「竹紙」。沒有紙的時代,捧着一大堆竹簡,多累。幸好中國人的發明:在芒種前後,上山把將生枝葉的新生竹子砍伐,截為五到七尺長,就地開一個水塘,將竹子浸一百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殼和樹皮脫掉,再拌入石灰在楻桶中蒸煮八晝夜,停火一日,再漂洗、下漿、蒸煮……反覆十多天,去掉色素、雜質,並且使竹纖維分解。在臼內樁成泥麵漿,才可造紙。
這樣看來,「殺青」似是開始,不是結束。也許是先死後生,先破後立。
科技躍進,今日造紙容易,也方便多了,但人們不但不珍惜,還很少使用。人們不大寫字,只用電腦符號,不大看書,連銀紙,也漸由機器中一些數字代替,一切虛幻而無重。那「殺青」,反而有殺死紙張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