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應再向中產者開刀

    不應再向中產者開刀

觀塘區議員 佘繼標

行政長官董建華在發表施政報告時表示,會向中產階層人士開刀,要那些腹背受敵的中產人士共同分擔財赤困局,將現時的個人免稅額十萬八千元降至十萬元。屆時不但中產人士受波及,亦將有十多萬月薪介乎八千多至九千元的打工仔重新跌入稅網,這就是特首經常掛在口邊的共度時艱嗎?為何只向百姓開刀,難道沒有其他更好方法嗎?
行政長官估計,調低個人免稅額,可增加約四十億元收入;區區四十億元,相對七百六十多億的財赤只能說是杯水車薪,烈火救不到,還燒傷了百姓的心,再增加多少個露天茶座也無濟於事,市民勒緊肚皮還來不及,根本沒有錢或閒情消費,結果本港經濟只會是一潭死水。

市民收入不斷減少
政府的理由是自一九九八年迄今,個人免稅額便沒有作過調節,納稅人口亦由當時的一百三十三萬人,降至現時的一百二十萬人。可是同一時期,通縮加劇;換言之,市民日常開支的負擔較過往為少,所以在如今經濟困局下,稅網有必要再次調整。
筆者認為這是歪理,共度時艱的真正意義是高高在上的高官體恤民情,出發點是大眾利益。中產人士大多受負資產拖累,而低下層市民大多受失業困擾。最近有調查顯示,月薪在二千六百元以下的家庭大有人在,而工資中位數亦由過往好景時,跌至九千元左右,這反映市民的收入不斷在減少,現在當局還要求入不敷支的小市民,共同承擔財赤,豈不是令他們更百上加斤!
不要向小市民開刀了,作為商人,本人贊成增加利得稅一個百分點,雖則這也只能為財赤紓解約二十六億元,但總算幫上一點忙,讓老百姓暫時逃過此一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