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去年推出「孫九招」打救樓市後,近日發表租住管制諮詢文件,計劃撤銷租務管制,以刺激私樓租務市場。業界認為,此舉可帶動交投量,吸引用家及投資者入市。利嘉閣地產就撤銷租管建議進行問卷調查,受訪的417位市民中,31%贊成全面撤銷管制。43%認為有助刺激投資者入市。
鑑於現時私樓貨源充裕,每年私樓建屋量維持約3萬個,住宅租金卻在金融風暴以來下滑四成,租客議租能力不斷提升,政府認為現時是合適時機放寬租務管制條例,不再為租客提供過份保障。政府就撤銷租管條例訂立四項方案,第一項是建議分兩階段全面撤銷租管權,首階段內,應課差餉租值高於1年18萬元,或月租1.5萬元單位,可撤銷租管。第二階段全面放寬租管權。
第二項是限於某個指定日期後簽訂的新租約,獲租管放寬權。第三項為一次過撤銷租管。最後一項是設下約12個月寬限期,租約在期限中屆滿,租客仍可享租住權保障,有權訂立新租約。若業主反對,須提出法定理由及或作出賠償。至於,租約於寬限期後屆滿,業主有權收樓,租戶不會再獲保障。
利嘉閣地產董事廖偉強認為,撤銷有關租管條例有助刺激長線投資者,甚或用家入市。在業主及租客可自由商議租約條款下,又可於約滿後收回物業,提高業主的保障,料買樓收租個案逐步增加,估計投資者將增5至10%。此外,亦會令不少用家放心購入連租約單位,料可帶動整體物業買賣。
中原地產研究部指出,去年二手私人住宅平均呎租,由1月的13.7元下跌至上月12.2元,1年間跌價11%。租務交投以月租逾5000至1萬元單位主導,佔43%。至於月租1.5萬元以下比例,由01年佔77%,提高至去年82%。逾2萬元月租比例則由01年佔14%,跌至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