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央行議息結果如何,幾乎已沒多少人會細加留意,在利率已接近零和目前的經濟環境下,加息無可能,減息亦意義不大,或曰減無可減,利用利率去調控經濟已失去作用,惟有通過回購債券,向經濟體系注入資金,增加貨幣供應,或可望紓緩通縮壓力。可是這種做法已持續多時,仍未能將通縮這頭「怪獸」摒走,形勢無法扭轉,抵押品愈來愈不值錢,消費萎縮,銀行要處理手上呆壞帳已是頭大如斗,又豈敢「放水」給那些看似搖搖欲墜的企業,企業無水又無生意做,又豈會增聘人手……如此這般便形成惡性循環,失業、倒閉、撇帳、收縮……
然而採取「置諸死地而後生」的策略,可能是唯一自救的方法,因為「三角戀」造成之禍害,已將日本經濟,尤其是銀行系統拖進幾乎無法自拔的深淵,若還不醒覺,盡快斬纜,徹底進行結構改革,真是想翻身都難,所以利用通縮這招「苦肉計」來揮慧劍,代價雖大,但不失為無辦法中之辦法,要財閥改變其專橫之態度,談何容易!小泉除手瓜要夠硬之外,還須配合應變的智慧和耐力,才有希望將日本經濟從螺旋穴中逐漸拉出,稍有差池,難竟全功,此所以為何央行一直不肯訂定通脹目標吧?!
日本央行行長速水優3月將退休,由誰頂替還未定奪,可是已有不少日本國內和外界經濟學者呼籲或建議,必須盡快訂定通脹目標,並採取任何可行之方法、措施來結束通縮這頭怪獸之「狗命」,不然長此下去,銀行必垮無疑。
假如小泉不想在其改革期間節外生枝,或功虧一簣,則委任新行長之前要諗清楚。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