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德兩國在結盟四十周年日齊聲反對攻伊,美國從總統喬治布殊到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都厲聲還擊,後者一句「法德只代表舊歐洲」,更叫法國官員群起攻之,環境部長巴塞洛憤怒得只能說出Cambronne,說得粗俗點就是「屁話」。美國與傳統西歐盟友隔岸掀罵戰,美國若強行單方面攻伊,將與國際社會起衝突。
美國傳媒形容,法德在伊拉克問題上「結盟」是要給攻伊「踩煞車」,結果華府三巨頭同時板起面孔公開還擊。喬治布殊警告法德,兩國不支持解除伊拉克武裝就要「負上責任」。國務卿鮑威爾揚言,美國會堅持解除伊拉克武裝的政策。拉姆斯菲爾德的言論更激烈:「德國曾是個問題,法國也曾是個問題。但你要看歐洲多數國家。它們在這個問題上沒有跟法國和德國在一起,它們跟美國在一起。」
拉氏更說,德法只代表「舊歐洲」,北約東向擴張意味「重心已移到東面」。他這番話直叫法國官員氣炸肺,但法德領袖希拉克和施羅德周四在德國首都柏林出席兩國結盟四十周年活動時,繼續反對攻伊。施羅德說,「戰爭不是無可避免的」,「我們不會(在安理會)授權攻伊」;希拉克接着說:「這是我們的共同政策。」
中國和俄羅斯周四也明確加入法德的陣營。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章啟月說:「我們的立場極接近法國的」,對大規模軍事集結感到憂慮和不安。俄羅斯外長伊萬諾夫亦說:「俄羅斯相信現階段沒有理據向伊拉克動武,現在還有政治和外交條件解決問題。」
法德中俄都是聯合國安理會成員,法中俄三國更擁有否決權。聯國武器調查團團長布利克斯下周一將在安理會就武檢作出報告,美國若要以這份報告為理據,在安理會扳動戰爭引爆器必受阻撓,法國表明不排除動用否決權。
德國將在美國很可能開戰的下個月出任安理會輪任主席國,預料它將再拂逆美國意思,要求武檢團二月中再提報告,以求節外生枝,打亂美國攻伊部署。
在安理會上對決之前,美國要求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協助攻伊亦出岔子。那管如拉姆斯菲爾德所言,英國、西班牙和前東歐共產國家都站在美國一邊,在法國和德國帶頭下,北約多國周二反對接受美國助攻要求。
不過,在世界四強阻撓下,大美國未軟化立場。美國官員矢言下周一會在安理會反對攻伊的國家,而美國副國務卿阿米蒂奇聲言:「我們相信毋須聯合國第二個決議,現在也有足夠授權行動。」現在,美國要發生衝突的國家不只是伊拉克,至少還有世界四強。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美國有線新聞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