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興李頌慈:買認股證可攻可守

法興李頌慈:買認股證可攻可守

除了股票外,認股證是另一投資選擇,但是認股證年期較短,難作個別推介。法國興業證券是發行認股證的大行,其高級副總裁李頌慈所提供的買賣貼士是投資者應挑選一些距到期日較長的股證進行買賣,因為這些股證的時間值消耗速度較慢,即使買貴貨,只要方向正確,仍有機會多守一段時間。 記者:龍婉嫻

香港去年已成為繼瑞士及意大利之後,全球第三大認股證市場。自去年初聯交所修改認股證的上市規則後,投資者已較前成熟很多,例如投資者已樂於買認沽證,去年備兌/認沽成交比例極度偏高的情況正在改善。李頌慈指出,去年期指相關股證成交比例約佔股證總成交25%,數大藍籌股股證又各佔股證總成交1成多,相信今年情況仍會相近。

比較引伸波幅
除了選擇年期長的股證外,李頌慈也建議投資者比較同類股證之間的引伸波幅差異及單隻股證引伸波幅的每日變化。當某股證引伸波幅相較同類股證明顯偏高,即使該股證成交活躍,亦宜避之則吉,因短期內回落機會十分大。
一般而言,由於散戶沒有場外股證交易資料可作即時買賣參考,好的莊家都會盡量將自己發行的股證引伸波幅控制在一定水平,以免隨場外股證引伸波幅般出現單日大幅波動;即使場外同類股證引伸波幅一日之內急升或急跌2至4%,好的莊家只會分兩三日將場外股證的引伸波幅反映在自己發行的股證上,投資者可以在每日由股證發行人網站發布的資料作出比較。
李頌慈強調,除了參考引伸波幅之外,投資者選擇股證的另一個重要考慮因素是莊家的開價往績。因為即使某一股證的引伸波幅相對較吸引,但假若該莊家的買賣差價多數時間較其他莊家為闊,投資者亦不宜挑選此等股證,原因是當他們想出貨時,莊家開價過闊,就會將他們的利潤「吃掉」。這一點炒末日輪的投資者尤應注意。

考慮莊家往績
至於在交易所掛牌的股票掛鈎票據(ELI),李頌慈認為,如果投資者願意投資於某一隻股票,目前的ELI仍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投資對象,尤其是滙控的看漲ELI,因ELI的特點是高息。按過去一段時間的經驗,即使發行人行使出售權,將滙控股票售予票據持有人,出售價較滙控現價仍有折讓,投資者在收取高息之餘,股價損失風險亦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