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這樣的名句:「怎樣的政府,就有怎樣的人民。」假如套用在NBA,改一改說成:「怎樣的城市,就有怎樣的球隊。」或多或少反映到現實。
不是嗎?洛杉磯湖人就是荷李活縮影,奧尼爾休季就跑去拍電影出唱片,希望進軍荷李活多過進軍雅典奧運,其他球員的妻子不是明星就是名模。達拉斯小馬就充滿德州西部牛仔的風味,看看小馬「三條A」尼殊、奴域斯基和芬尼的快攻,就如馬群在草原狂奔。紐約人某些球星就如美國納斯達克指數中,已大幅貶值的科技股,可憐紐約人班主還重手摸頂入貨,想搵人接貨都幾難。
波特蘭又怎樣?拓荒者由擁有最多明星球員演變成最多爛仔:吸大麻、藏械、超速駕駛;最新鮮出爐是華萊士恐嚇球證而被重罰停賽七場,波特蘭豈不是罪惡之都?
恰恰相反,波特蘭雖然是美國西岸其中一個主要的海港城市,但其在NBA二十九隊所屬的市場只是排尾二。
就算在波特蘭市中心,四周也沒有車來車往,單車和有軌電車才是主要代步工具。這樣的一個恬靜、平和小城,難怪容不下一隊恍如「監犯」組成的荒者。小記特別到拓荒者主場館RoseGarden看看,附近車站便有一句「Would'tfithere」(不適合這裏)的塗鴉,對平和的波特蘭市民來說,已是極大控訴。
噢!飛機也差不多降落adidas美國之旅第二站奧蘭多,它是東岸佛羅里達州的著名旅遊城市,有全球最大的迪士尼樂園;魔術隊又是不是和奧蘭多一樣,令每個來到奧蘭多的人也充滿驚喜呢?(希望不是像奧蘭多魔術的桑甘保般的驚喜就好了。)
記者盧漢傑美國波特蘭直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