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一起雲遊,某天,在一個剛死了丈夫的寡婦家借宿。
寡婦要照顧七個子女,日子十分難過,老三就自願留下來幫助她。婦人遇上好人,打算以身相許,老三說:「你應該為丈夫守孝三年。」
三年過去,婦人提議:「我們還是結婚吧。」老三說:「讓我也為你丈夫守孝三年。」三年後,老三還是找理由拖延結婚和洞房的日子。
這樣過了九年,這戶人家的小兒女都長大了,老三助人的心願已經完成,就獨自走上求道的路。三兄弟都喜歡參禪,都希望悟道,但只有老三不入山打坐,反而為孤兒寡婦奉獻;他這樣奉獻時間心力,有人說:才是真正懂得禪機。故事教訓我們:
第一:便宜莫貪,有七個兒女的寡婦不能娶。
第二:實實在在去助人,不要像今天的病態教徒那樣,要政府按照他們的「信念」辦事。
很多人都有自己的信念,比方說,我的信念就是生葬那些信了「上帝」,就高人一等,也懶得思考的「教徒」;這些人,既然要在人間建立心目中的天堂,我總覺得正常人都有責任先送他們到真正的天堂取經。
我有這樣的「信念」,到底沒上街要求政府立法取締病態教徒,或者像神經病患者一樣,四出問人:「病態教徒橫行,病態行為規範化,我們怎麼可以教育下一代?」教育下一代,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做好事,不做壞事;不是囂叫,不是禁絕,不是取締,不是埋堆借勢,為求達到可笑的「信念」,不擇手段。
香港有很多奉上帝之名吃飯飲茶的人,如果他們少集結作孽,分頭行善,四出幫助有需要的人,為有需要的人「守孝」,香港就算妖邪當道,大概也不會像今天那樣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