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智慧:迷你債券具吸引力

理財智慧:迷你債券具吸引力

最近收到一位朋友的來電,問及有關投資的事宜。這位朋友是一個很典型的香港小市民,有一份穩定收入的工作,而且還有些積蓄。過往多把儲蓄放在銀行收取利息,「風險」二字,對他來說,是可免則免。
把錢放在銀行收息,以往存定期也會有四至五厘一年,回報尚算合理。但經歷了減息潮之後,現時活期存款息口已低至接近零,而定期存款的息口亦不見得高,就算是大額存款,也只是一兩厘左右一年。為了保本增值,小市民都紛紛找尋其他投資機會。

保本基金是雞肋
去年,銀行積極推廣保本基金,但因回報實在太低,三年至五年的投資,平均每年回報只有一厘至兩厘多,對於投資者而言,實在是雞肋。最近有些香港藍籌公司在港推出一些迷你債券,於是那位朋友便問筆者是否值得購買。
債券的章程如下:
--年期為兩年期債券,發行商能在到期之時再續期三年;
--年息率為4.30%,每半年派息一次;
--入場費為5000美元,亦即約四萬港元左右。
比對一般50000美元的傳統債券,迷你債券是較容易負擔,而且認購費用全免,所以十分吸引。不過,投資債券要考慮利率風險,如果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便會下跌,如果不想蝕價,便要有心理準備要持有債券至到期日。現在市場預期利率在上半年都不應該有大變動,而下半年再加息幅度亦不會太大,如果兩年期後發行商不把債券延期,這種迷你債券尚算吸引。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