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後讀村上的《午後》 - 李碧華

午後讀村上的《午後》 - 李碧華

村上春樹在《蘭格漢斯島的午後》中一篇寫:「所謂人生,或許只不過是鐘錶增加的過程罷了……」
在他廿歲出頭,剛結婚不久時,家裏沒有甚麼鐘錶。一來因為窮,另一方面是他們沒有那種程度的「需要」。天亮,肚子餓了的貓會吵醒。不用上班趕時間可再睡個回籠覺。街上到處有電子鐘,不會覺得有何不便。家裏沒有收音機、電視、電話,想知確切的時間,唯一辦法就是到五百公尺之外的香煙攤去買包hi-lite,順便瞄一眼掛鐘……
如今他的手錶啦時鐘啦音響計時器啦全部加起來共十六個。回想從前生活,簡直像假的一樣。
我們因不同的因由循不同的途徑,得到很多鐘錶——但沒有一個鐘錶的時間是相同的,它們各自行走、計算、顯示,像是無數不相干的空間。有快、有慢、有停。如此一來,「報時」並無意義,而且我們誰都不想成為「確切時間」的奴隸。嚮往悠閒但不容易。
當我掀到他不斷尋找可供愉快閱讀的午後餐廳,以及忽地作《盥洗室裏的惡夢》時,真是會心微笑。
這本書如《夜之蜘蛛猴》般,亦由安西水丸插圖。剛由「時報出版」推出。多是舊稿,但舒服、雋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