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在施政報告出台前,曾就解決財赤的多項可行措施進行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以開源節流去解決財赤的接受程度較高,勝於出售公營資產或舉債。不過,安永稅務部合夥人陳瑞盛指出,即使適當開源節流,也只能紓減財赤113億元,與06/07年達到平衡目標仍有很大差距。
安永在本月5日至7日,委託香港理工大學進行調查,成功訪問1013人,結果顯示,市民接受透過增加稅種和稅率,以及削減其他政府開支的接受程度均相當高,其中接受進一步增加足球博彩稅的受訪者高達83.9%,增加利得稅率1%和引入每程18元的陸路離境稅,也分別有71.5%和61.1%。
節流措施方面,市民最接受凍結公務員薪金,接受程度達83.6%,而公務員減薪和減少公務員編制/職位的,也獲得62.9%和61.4%的接受程度。至於削減開支,以醫療和教育開支的支持度最低。
陳瑞盛說,結果反映市民普遍接受對民生不造成大影響的措施。這些結果與政府施政報告內容脗合,有利政府推行相關政策。
不過,安永估計,即使計算上述措施紓減財赤113億元,以及政府計劃在06/07年前削減政府開支200億元,到06/07年度,政府仍會面對約450億元財赤,只有未來數年能如政府預測,平均每年維持3.5%的經濟增長,才可足以抵銷該筆450億元赤字,06/07年度才可錄得收支平衡。
陳氏進一步解釋,經濟增長取決於其他外圍環境,若政府不考慮開徵銷售稅,或推行其他措施如出售資產和發債等,則政府能在06/07年做到平衡預算的機會相當渺茫。
另外,調查結果顯示,市民對出售資產的接受程度高達60.7%,而接受發債也達61.6%,普遍相信,出售地鐵較能有助解決預算赤字,其次為郵政局和機管局。安永稅務及諮詢合夥人陳苑芬指出,在選擇舉債項目上,應以有盈利者,以確保有償還能力及能支付利息開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