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近參加了一個投資講座,與一些金融界的朋友傾談,言談之間談論到2003年的理財策略。用「理財」策略而不用「投資」策略,是因為意識到2003年仍然會是困難的一年,要爭取投資回報會有很大困難,就算要保本也不容易。
因為伊拉克與美國開戰的機會升級,所以在2003年的上半年,會為全球經濟帶來負面的影響;如果真的要開戰的話,對於金融市場更會帶來即時的負面影響。不過開戰之後,假如能像91年波斯灣戰事那麼快就解決的話,股市可能會見底回升。
如果戰事不能速戰速決,拖拖拉拉上三五七年,那麼對於美國經濟將有着重大影響,而油價亦可能因為戰事曠日持久而大幅上升,影響着全球經濟,繼而影響全球股市。
不過,按照現時軍力的部署,有評論員認為開戰的機會最大是在入秋之後。假如這是事實的話,在2003年上半年的股市都會偏淡。
在債券市場方面,2002年的回報十分理想,因為減息潮利好債券價格,而股市低迷亦導致大量原本投資在股市的資金轉投債市,因此2002年投資債券的回報頗為理想。但踏入2003年,利率已跌到很低很低水平,未來的半年至一年,利率回升的機會很大,那麼現在投資債券便會冒很大的利率風險。
在股債的前景均不理想的情況下,還有甚麼可以投資?明天再談。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