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赤龐大威脅全球經濟

美國財赤龐大威脅全球經濟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 JeffreyD.Sachs
看來,在布殊總統的領導下,美國財政預算的亂局將會持續很多年。布殊上任之初,美國的財政預算在可見將來仍然有盈餘;可是,在經濟放緩、股市泡沫爆破、國防開支劇增、而共和黨政府又不負責任地推出減稅方案之後,現在即將來臨的,是極為龐大的財赤。

更要命的是,布殊政府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今後還會繼續擾亂公共財政。他們的政策既可能削弱美國國力,也為全球經濟平添不穩定因素。
共和黨在傳統上一向倡議平衡預算,但在列根執政期間,保守派共和黨人屢次減稅,即使導致巨額財赤也在所不計。列根總統告訴美國國民,減稅和擴充軍備可以同時進行,並且不影響國民喜歡的開支計劃,結果自然不叫人驚訝:美國累積巨額財赤,需要很多年才能夠彌補。
可是,布殊總統上任之後,又再重蹈列根的覆轍。他不但大幅減稅,大增軍費,也延續或擴大受歡迎的本土開支項目,結果自然不言而喻。政府本來在○一年一月預計,○二至一一年間的累計財政盈餘,高達五萬六千億美元;但在○二年中,這筆預計盈餘已無影無蹤。
也許一般人會覺得,目前美國經濟疲弱,伊拉克戰事一觸即發,布殊政府和共和黨控制的國會,一定會小心處理減稅建議,那就大錯特錯了。他們依然急不及待落實主要有利於富裕階層的減稅計劃。與此同時,政府又推動大幅增加軍費。加上總統大選將於明年十一月舉行,共和黨政府斷不會大幅削減國內開支。

大幅增加軍費
這樣看來,美國將會與巨額財赤為伍了。假設本地消費佔國民收入的比例不變,在未來十年,美國的累計財赤將高達一萬五千億美元。這已是較樂觀的估計,還未充份計算可能與伊拉克開戰的成本,另一輪減稅計劃的支出,以及利率可能回升的因素。
這一場亂局,共和黨何以視而不見呢?部份共和黨議員似乎認為,讓有錢人減稅比甚麼都來得迫切。另一些共和黨人則相信,赤字會迫使政府大幅削減國內開支,達致他們一直追求的「小政府」理想。問題在於,大多數納稅人都反對削減國內開支。
奇怪的是,既然美國國民理應明白上述政策的禍害,他們為甚麼會投票支持政府呢?很多選民不清楚財赤的禍害,是其中一個可能的理由。不過,更符合實情的解釋,在於多數選民根本沒有投票支持這些政策。○二年總統大選的投票率僅約四成,共和黨獲半數選票,即只獲得約兩成合資格選民支持。

美元或會轉弱
也許,將來局勢的發展,不致於這麼黯淡。伊拉克戰爭或者可以避免,減稅計劃或者會縮減規模甚至擱置。但我可以肯定,巨額財赤將會持續很多年,而美國的宏觀經濟狀況,將會觸發國內外的憂慮。外國投資者可能不再願意以優惠條件向美國借貸,用以維持經常收支和財政預算兩方面的赤字。美元或會轉弱,也會有更多人擔心通脹問題。這些因素都可能令美國官員在處理經濟危機時更缺乏信心,靈活調度的空間也較小。
布殊總統及美國國會經已向國民表明,基於財赤嚴重,美國再沒有額外的資源處理貧窮、醫療和教育問題,其他國家自然也心裏有數。因此,美國國內和國外的貧民,可能是財赤最大的受害者。假如美國公眾再不察覺問題嚴重,必須正視的話,富裕階層可能再次獲政府送贈數十億大禮,而美國以至全球國家,則要長期承擔財赤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