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新鴻基地產(016)副主席郭炳江預期,本港上半年樓市仍然會不穩定,部份地產商開始不想減價競爭,也「減無可減」,整體情況現難以估計。另外,他建議政府與市區重建局合作,以空置居屋單位換取重建物業單位,降低市區重建收地的困難。
郭炳江昨日參加一項馬拉松比賽後表示,新地上半個財政年度(截至去年12月底)賣樓收入已超過80億元,故全年業績「並無壓力」,因此不急於推出樓盤,更不會減價促銷未入伙的樓宇,以避免市場供應太多。
他說受伊拉克戰事、北韓危機和美元於上周五突然急速轉弱等外圍因素影響,香港上半年樓市仍會不穩定,雖料個別發商仍會減價銷售單位,但發展商不想再減價賣樓。
此外,有評論指新地有份參與發展的國際金融中心二期,以每平方呎15元至16元出租,郭氏強烈否認,指目前淨租金呎價超過20元,雖暫未有具體數字,但新地也不會以低於指標的價格出租國金二期,惟他未有透露指標價格。他說,集團與合作發展的恒基(012)都有充裕現金,並且視國金二期為長線投資,故不必以廉價租出單位。國金二期全幢200萬呎,目前尚未租出約70多萬呎,又有部份與潛在租戶在洽商中。
另外,深港兩地實行24小時通關,郭氏相信最多只會對本港樓市造成短期影響,但長遠可加強兩地貿易,提升市民收入,對經濟更有利。他注意到,近期多了一些內地人士來港購買豪宅,並形成趨勢,相信也與此有關,故政策不單沒負面影響,更有助香港樓市發展。
政府至今尚未決定如何處置目前二萬多個空置居屋單位,郭氏建議,政府可與市區重建局合作,以實物換樓方式回收土地,料可減低反對聲。他解釋:「因為現時的空置單位位置相當不錯,重建的人可以樓換樓……以市建局現時的賠償方法,一定計唔掂數。」
另一方面,有發展商表態有意購入空置居屋,但郭炳江重申,倘若政府打算以投標方式向發展商出售空置居屋,新地則會按地點等因素決定是否落標。他說:「即使投得該些物業,用料和內櫳都要由頭做過晒。」他未有評論政府以上述方式出售居屋是否最合適,只表示政府應選定合適而長遠的措施。
有關如何處理鴨脷洲的混合式住宅深灣軒,新地尚未接獲政府回覆,而他傾向由新地統一銷售深灣軒後,向政府分帳。
房屋及規劃地政局局長孫明揚昨日在另一場合表示,仍未就如何處理居屋貨尾作出最後決定,要完全妥善處理居屋貨尾,估計要相當時間。
被問到是否投資港珠澳大橋時,郭氏回應,該大橋將要「守」10年才可以收支平衡,因為發展初期須以廉價吸引人使用,故如果合約年期僅有5年,則會達不到回報目標,如果有40至50年的長期經營權,料會有「好多人」會投,包括新地在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