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楚留香》鬧雙胞,兩家電視台都火燎眉毛的去搶拍。
那是我頭一趟編武俠劇,要一個晚上編好一集劇本。看完了古龍的原著,不禁兩眼翻白。腦袋瓜像個給啜乾了汁,一勺子果肉不剩的椰青。情節這麼簡單,怎麼辦?身邊有武士刀,我肯定馬上切腹殉劇。
《楚留香》該不是古龍的最佳作品,戲拍出來倒不俗,電視台可無負古龍,只是留給我一個噩夢。最近看了《亞洲周刊》薛興國「握緊刀鋒的古龍」一文,才對這位小說家多了點認識。這篇長文中的古龍,真可說是另一位作家筆下的作家,另一個酒鬼眼中的酒鬼。
薛興國當過古龍的槍手,亦好杯中物,按他的記述,古龍當紅的時候,曾賺了七千萬新台幣,富豪轎車裏每天至少放上十二瓶XO,一兩個星期就換身邊的女人。寫作時老缺不了一杯酒、一根煙(總抹上有薄荷味的綠油精)。
他原籍江西,原來是台灣淡江英專的畢業生,唸的是英國文學,最愛吃的是蛋炒飯和咖喱牛肉細粉。有個兒子隨母姓,成了台灣跆拳道選手。一次在北投迎松閣,古龍因為不賞臉陪喝酒,挨了黑幫大哥手下一刀。
得肝病去世後,影星王羽打算用四十七瓶白蘭地給他陪葬,卒之還是讓弔客都喝掉,一滴都不到九泉,古龍就是心中有酒,口中無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