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陳景生從梁家傑手上接過大律師公會主席銜頭那一刻開始,隨即肩負起捍衞法治、為《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與政府周旋的擔子。這位精通風水術數的資深大律師為二十三條化解紛爭,認為政府必須放下「我係官,你係民」的包袱,虛心聽取市民意見。可惜政府仍堅拒發表白紙條例草案,陳景生要說服政府,恐怕要犧牲更多與家人相聚的時間,才能扭轉局面。 記者:陳廣慧
【本報訊】「起碼葉太冇乜惡毒語言。」從主張理性討論《基本法》二十三條立法的大律師公會主席陳景生口中,聽到他批評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惡毒」的形容,似乎已是一個極限。雖然他認為葉太上周回應立法會辯論施政報告時,收起狂妄言論是好事,但政府一日不改變做「買賣交易」的立法心態,距離虛心聽取市民意見的日子尚遠。
與陳景生談及《基本法》二十三條,無可避免觸及惹火的葉劉淑儀,他特別對葉太指兩個律師公會「開天索價、落地還錢」的言論,感到心生不忿。
「可能喺最基本嘅定位方面,大家有唔同睇法,所以從表現嚟講,大家都對對方嘅表現失望!」陳景生所指的「定位」,是官員視政府為一個團體,而批評者則是另一個對立團體,雙方作出的是一種「交易」。
他向記者解釋說:「等如我出去買貨,我預算攞幾多錢去買嗰件貨,我梗有既定立場,咁我先討價還價嘛,政府就係有呢個諗法。」但他認為立法問題不可能這樣處理:「抱住交易心態,政府又點可以虛心客觀去聽市民講嘅嘢呢?」
相對前任主席梁家傑快人快語,陳景生顯然溫文得多,他語重心長呼籲:「政府要放低一個『我係官、你係民』嘅包袱,咁先可以客觀去睇人民畀你嘅意見。」陳景生表示若政府拒發白紙草案,他會感到很遺憾:「如果政府真係唔出白紙,客觀啲嚟睇,我哋能夠做乜嘢呢?唔通我哋將佢翻印成白紙咩?」大律師公會已計劃在政府二月中發表條文後,交由工作小組認真審視,在緊迫時間下盡量提交意見。
談到盛傳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將於七月完成二十三條立法工作後退休,陳景生直指梁「過多於功」,雖然在拓展法律服務往內地方面有一定貢獻,但從釋法、胡仙事件到選擇性檢控遊行人士,都令人感到失望。但問及有指行政會議成員廖長城將接任律政司司長,慎言的陳景生不欲多評:「人哋都未做,就說三道四,唔啱囉!」
陳景生鮮有對外談及家庭生活,公私分明,回答私人問題也點到即止。問她及是否已有子女?陳景生說:「有兩個。」多大?「十三歲。」兩個同齡?「係。」是雙生兒嗎?「不是。」那是甚麼?「一仔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