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森 時事評論員
一份為特區政府保駕護航不遺餘力的報紙報道,政府會在23條立法作重大讓步,並在宣傳和推銷手法上重新包裝,由政務司司長曾蔭權和行政會議成員廖長城資深大律師主打。換言之,到處惹火,觸犯眾怒的葉劉淑儀在宣傳和向公眾解釋的工作上,將退居二線。
至於何謂重大讓步,報道則語焉不詳,說新聞界疑慮的內容,如「管有煽動刊物」、「竊取國家機密」等條文將作出修改。
報道無法得到官方證實,但我認為是心戰成份居多。利用友好媒體放風測試公眾反應,是政府慣用手法。特別「關顧」媒體,當然是希望麻痹傳媒工作者激烈的反對聲音,對此,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至於悍將葉劉淑儀是否退居二線,由民意三甲的曾蔭權代之,仔細分析,可疑之處實在太多。
陣前易將,兵家大忌。特首董建華的「死忠」本地左派陣型,對葉劉的表現,個個翹起大拇指,人人稱頌鐵娘子寸步不讓,把關有功,把敵人殺個片甲不留。突然把葉劉這個重炮手換下來,不僅打擊民心士氣,感猜董先生會第一個反對。
在23條立法的諮詢初期,葉劉淑儀的民望仍長居榜首。三個月以後,葉劉愈戰愈勇,樂此不疲,但支持度卻由第一直插至第九,可知推銷工作之艱巨。
曾蔭權挾雄厚老本,民望長期高企,出任政務司司長以來,更珍借羽毛,名次得以力保不失,全因為沒有做得太多,說得太濫。若真的接手23條這個燙手山芋,必會拋頭露面,舌戰群雄,一個不留神沉不住氣,曾司長的民望定會受到無情的衝擊,並不划算,司長未必肯捱這種義氣。
推銷員縱使有三頭六臂,但要有好的銷售成績,貨品的質素是決定性的。任你有天大本領,舌燦蓮花,只因23條這件貨品實在太爛,也未必能打動人心。宣傳和推銷23條,包裝再好,策略再高,推銷員再神乎其技,如果包裝紙底下的內容沒有大變,多大的努力也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