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要主動做媒 引入375商業項目

港府要主動做媒 引入375商業項目

投資推廣署署長盧維思(圖)透露,該署今年要主動「做媒人」,接觸2500家境外企業,當中700家為內地企業,半數來自珠江三角洲,其餘主要為歐洲、美國及日本的中小企,希望為香港引入375個新項目,進一步鞏固「營商中心」的地位。

講解營商技術問題
他說,港府以往只會被動式協助企業,今年則主動出擊,工作目標是主動接觸2500家境外企業,其中1250家由該署人員面對面介紹香港營商機會,了解商家的關注及興趣,希望藉此為香港帶來375個新項目。
投資推廣署02年吸引及成功協助了117家外資公司在港開業或擴充業務,創最高紀錄,涉及總投資額逾13.6億元,創造了超過2070個職位。
盧維思說主動接觸的公司當中,700家是內地企業,半數來自珠三角:「面對內地企業家,我們不用再講香港有甚麼優勢,因他們都很清楚。他們關心的反而是技術性問題,例如內地居民如何在港成立有限公司?如何開設銀行戶口?租金及人工大概在甚麼水平?」
據政府紀錄,香港現有約2000家中資企業,主要是規模較大的企業,內地中小企的統計資料並不完整。盧維思說,該署今年其中一項工作是掌握較全面的數據,並會向這些內地中小企宣傳該署可以提供的幫助。
「我們是媒人(matchmaker),內地中小企要找外商合作夥伴,外資中小企也要找內地公司幫忙,我們將他們配對,最重要的是有香港公司參與,或者有關公司已在香港有辦事處,會使用香港的服務業。」
內地企業家或者其員工,都面對來港手續繁複問題,盧維思說行政長官已承諾從三個層次處理。

對於那些要短期來港數天開會或工作的內地人,將會簡化其以個別人士短期來港的手續;另外那些需要來港工作兩、三年的,則會透過增加輸入內地專才配額來解決。上述兩項安排,他預期在今年下半年會有公布。

經商關卡逐步減少
「就像旅遊一樣,由增加來港配額,到沒有配額,再加上內地人可以從外國返國前,免簽證短期留港,內地人來港經商的關卡會一步步減少。」至於第三層次,即內地投資移民,他說由於涉及中港的人口政策,不屬於該署的管轄範圍,施政報告只承諾容許海外投資移民。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