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母親帶其周歲兒子到屯門湖康母嬰健康院,接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注射,但護士嚴重錯失,竟未將疫苗注入針筒便將針嘴插入嬰兒左腿,幸護士及時發覺,未致打空針。嬰兒母親投訴專業護士竟有此疏忽,令其兒子無端多捱一針,要求衞生署改善。
「個護士將支冇疫苗嘅針插入我個仔隻腳度,係唔應該出現嘅錯誤,而且好危險。」楊太猶有餘悸指控衞生署護士不應該出現如此疏忽。
《蘋果》讀者楊太稱,兒子自出生後,便根據衞生署規定,按月到母嬰健康院注射防預疫苗,去年十二月中,其子剛滿一周歲,她一如過往帶他到屯門湖康母嬰健康院,接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注射。
楊太說,她抱兒子進入注射室後,按護士指示,按住兒子腳部,方便注射。她說,當護士將針嘴插入其子左腿後,旋即拔出注射針,並對她說:「唔好意思,唔記得落藥」。
楊太投訴稱,護士其後雖然再按正常程序,將防預疫苗注入針筒再為其子注射,但無端多捱一針的兒子則不斷痛哭。
「個護士咁失魂,真係好危險,亦都唔可以接受,如果佢唔係即時發現,後果真係不堪設想。」楊太指衞生署應加強監管護士的工作,以免再有其他嬰兒遭遇相同情況。
衞生署函覆本報查詢時承認護士出錯。覆函表示,楊太兒子當日須接受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注射,一般程序下,當值護士會先詢問楊太有關其子的個人資料,和核對注射紀錄,以確定其子是否需要接受接種疫苗。由於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是一種粉劑,需要用稀釋液溶解粉劑疫苗成液體才可使用,但正當護士完成有關記錄工作並準備注射時,卻忘記抽取已溶解的疫苗,便把消毒針筒插入注射部位,護士連忙拔出針筒並向楊太致歉,護士完成一般注射程序後,觀察楊太兒子情況,確定注射後並沒有不良反應。
覆函稱,衞生署對是次事件深表歉意,並督促有關同事工作時須小心謹慎及作出改善,並提醒所有護理人員在進行注射程序時,必須按照既定指引,為市民提供完善服務。
(一二一九三一)
兒科專科醫生陳以成指出,「打空針」即是將空氣注入血管,可能會引致死亡。故此,為嬰兒注射必須小心,先要消毒針嘴,並應注射於正確位置,不可注射於神經線上,否則有可能出現肌肉暫時或永久性麻痹;此外,也要注意藥物份量,不可注入過量藥物。注射後應以棉花按緊打針位置,否則可能會出現瘀黑,並要留意嬰兒注射後,針位是否有流血不止,如有此情況出現,可能是先天性如血友病等病症。
服務熱線
電話:29908288
傳真:23702192
電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