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耗資一億四千萬元興建的吐露港公路隔音屏障由於破壞景觀而備受批評,環境運輸及工務局局長廖秀冬昨表示,為免令錯誤的政策永遠錯下去,當局已決定不惜浪費工程費用將部份剛興建的隔音屏障拆除,而拆下的屏障將會用於其他有需要的地區。 記者:麥志榮
為配合吐露港公路的擴建工程,路政署沿路興建七千公尺的隔音屏障,受惠居民共一千七百多戶,工程至今已完成了七成,但不少居民及駕車人士都批評屏障醜陋和遮擋了海景,當局經研究後將於本周四向立法會建議,拆除科學園一帶的部份隔音屏障。
廖秀冬昨出席電台節目後表示,研究後發覺有部份屏障其實只是為了保護將來在規劃上要興建的建築物,這些建築可能在十年後才出現,當初設計時只從經濟角度來看,一次過興建會較為便宜,未考慮是否有需要的問題,加上有意見認為吐露港的景觀很重要,所以當局會建議將這些屏障暫時拆除,將來規劃時再考慮是否要重建屏障,還是在規劃建築物時,在設計上加強防噪音的措施。
她承認,拆除屏障需額外增加工程費用,會造成浪費,但屏障被拆卸後不會沒有用,會很快將它們用在其他地方。
她指出,「一個錯誤的決定是會有浪費,但我們是否有勇氣去改正呢?還是讓它錯下去呢?」
立法會議員鄭家富表示,廖秀冬的決定果斷,若拆除屏障的額外費用不超出整體工程費用的百分之一至二,他支持將部份目前無需要的隔音屏障拆除,並用於其他有需要的地方,例如在粉嶺公路沿路的太和邨等多個屋苑,這些屋苑爭取興建隔音屏障已十多年,若可以將屏障移用該處,將有十多萬居民受惠,絕對物有所值。
另外,廖秀冬表示,公共交通票價檢討機制的研究快將完成,專家收集了過去九年的數據,包括物價指數及油價與公共交通車費的關係,以計量經濟學計算出一個票價加或減的方程式,農曆新年後會諮詢各界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