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要大削公務員,其中一些方法是將一些有私人市場,有類似工程的工作全數外判,其中一個可能的部門,就是負責物業管理的房屋署。與其他特殊的政府服務不同之處,是物業管理本身就是一個存在已久的行業,有無數的管理公司存在,為所有私人屋邨提供了服務。
房署是大部門,員工以萬計,若然私營化,政府要將公僕的總數由十八萬降至十六萬,幾乎是可以很快完成,甚而超額完成!
筆者早幾個月前就吃了幾次房署舊同事離職或提早退休的聚會飯,這個筆者曾經服務多年的重要政府部門,似乎已經步入暮年,成為董政府縮人數的重要針對目標。
房屋署是最多被市民投訴的部門,成為窮人與小政客的最佳出氣袋,亦造就了不少基層團體、壓力團體的成功,但說房署表現差嗎?與私人屋苑比較是效率低,成本高嗎?這是絕不公平的比較。
時代在變,現時的大型屋苑在設計與規劃上本身非常完善,建築材料較佳,管理維修都可以專業很多,亦容易得多。但從前的公共屋邨是有點三不管地帶,房署的區長要應付無牌小販、非法泊車、非法工場,甚至有治安與黑社會問題。有需要的時候,更會扮演社工的角色,將邨內的貧窮與家庭問題,轉介社署處理。
還有多少公屋居民知道這些舊邨區長管理員的「好處」?在民權高漲的今天,小公務員總是被描述為懶惰與惡形惡相的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