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問責高官陸續登場解釋施政方針,政府未來開源節流之措施亦漸見端倪。林林總總,不外將財赤危機轉嫁普羅大眾,不惜犧牲百姓福祉。共同承擔云云,簡直一派胡言。
且以特首一直以德政自詡的「教育改革」為例。教統局局長李國章日前直言不諱,當局正考慮停止行之五年的凍結學費措施;增加高中和大學學費,又打算取消資助副學士與文憑課程。前者影響所及,大概有三十萬學生及其家庭;後者則打擊日益增長的持續進修人士。
經濟蕭條,裁員減薪持續,基層以至中產家庭之入息均普遍下降,本就應該酌減學費紓解民困,但政府一聲令下,各部門均須一律削減開支,高官又焉有不競相想方設法以求達標?教育雖被尊為百年樹人之大業,亦不得不立遭斧削矣。至於尋常百姓之家百上加斤,莘莘學子因而兼職分心,甚至被逼輟學,則一於少理!
毫無疑問,政府過去旦旦誓誓改善教育質素,增加進修學額之革新大政,至此已是支離破碎,名存實亡。「投資教育絕不手軟」之豪壯語說箇不輟,到頭來不過又是空話連篇。九七年董建華上任不久,將安老、教育、房屋三大項目列為施政重點,揚言於任內大事改革,造福市民,如今卻是愈改愈糟,禍港殃民。現時施政報告不但對此全無反省,反而諉過塞責,為變本加厲之救市不救人苛政塗脂抹粉。倒行逆施若此,竟在立法會內得保皇黨議員擁護支持,拍板致謝,醜劇連場,不過民主未至,民意不彰,民生難保之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