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圈短談:黃金牛市待驗證

財圈短談:黃金牛市待驗證

在2002年,由於股市失利,能為投資者帶來正回報的都是天然資源、外幣、期貨等另類資產,其中黃金價格由01年底的279美元一盎斯升到349美元,升幅達25%,是去年表現最佳的投資工具之一。
踏入2003年,國際政局繼續緊張,一方面伊拉克問題未解決,美國仍不斷向波斯灣調兵遣將,在伊拉克外圍的美軍兵力已增加到15萬人;東北亞方面,北韓金正日則趁布殊分身不暇之際大搞核子恫嚇,搞到日韓等國人心惶惶,美國對他卻像「老鼠拉龜」──冇「定」埋手,局勢不明朗將使到黃金繼續成為資金避難所。
供求失衡也有利金價,10年來全球黃金需求隨着中國、印度等東方國家經濟實力上升而增加到每年3500噸以上,但世界黃金產量只是略多於3000噸一年,差額則由西方國家央行沽金來填補。不過,99年簽署的華盛頓協議則限制了西方央行每年沽金的數量不能超過400噸,近年利率過低也大大壓抑了黃金沽空的活動,這些也使到黃金好友有恃無恐。

金價仍有上升空間
美國政府有意放棄強美元政策,美元走勢轉弱,也促成了金價的強勢,只要美元弱勢持續,黃金價格可望進一步上升。
中國對黃金的需求上升也有影響,目前中國的外滙儲備已上升到2800億美元,除了資產分散在美元、日圓、歐元債券身上外,中國人民銀行也會增加儲備中黃金的比例,例如在01年度,中國的國庫儲金量就由400噸急增至500噸,相信仍會進一步增加。世界黃金協會認為,中國的黃金儲備僅佔外滙儲備的2%,屬偏低水平,因此建議增加到1000噸以上,比起實際上02年中官方紀錄的522.5噸仍大有提升的空間。
中國民間方面,由於財富的增加,除了對金飾的需求上升之外,也開始將黃金作為一種投資保值的工具。估計今年國際金價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間,初步目標在380至400美元,向下的支持位則在320美元左右。
不過,即使亞洲之需求佔了全球黃金需求的44%,並正在上升之中,歐美所佔的比例只是20%,而且歐日等地央行因為黃金儲備沒有利息收,還反而要付存倉和保安費用,加上政府財政緊絀,所以仍會陸續拋售黃金,使求過於供的問題不致太嚴重。
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對金價的升降也有影響,因為央行並非黃金最大的買家,反而世界75%的需求是在首飾市場,因此各國的景氣水平會左右消費者的購買力,後而影響飾金的價格。
總的來說,去年金價大幅上升並不完全由於供求失衡,也有一些特殊因素,例如股市下跌和戰爭風險等,因此黃金牛市已誕生之說,仍有待驗證。
姚謙 泛德國際投資董事
網址:fredrick-taylor.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