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周末,美國華府繼續增兵波斯灣,看來決意戰爭。然而,在全球至少十八個國家,成千上萬的人跑到街上,拉起示威橫額,上面有的繪着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變成「吸血鬼」的肖像,有的寫上「不要戰爭」的標語,誓言要和平。
在發起征討伊拉克總統薩達姆‧侯賽因的美國,周末的反戰規模更可能是越戰以來最大的,全國二百二十個城市都有居民反戰示威。將在反戰集會上演講、電影《生於七月四日》原著小說作者RonKovic說:「這是美國歷史非比尋常的轉捩點。」儘管周末天氣很冷,但示威統籌者說,天氣阻擋不住示威者空群而出向戰爭說不。一名長滿銀髮的共和黨女黨人說:「反戰運動不只是左派參加的。很多有理性的人都因有理性而反對這場戰爭。」
除了美國,在亞洲和歐洲,反戰口號更是此起彼伏。周末的全球反戰示威序幕,最先由日本拉起,之後英國、法國、俄羅斯、意大利、德國、奧地利、愛爾蘭、塞浦路斯、巴基斯坦、敍利亞、埃及……的示威者,都吶喊不要戰爭,不要攻伊。
在亞洲,日本首都東京逾四千名示威者,由公園走到街上,有些人穿着傳統服飾,有的戴上面具,一名十六歲少女說:「我不能原諒美國的侵略態度。日本若參戰,那是很可的。」在巴基斯坦,連小學生也排成人鏈,反對示威。在美國第五艦隊所駐的巴林,示威者除了反對攻伊,更要求美國從區內撤軍。香港也有示威,大約六十名示威者操往美、英領事館前向戰爭說不。
在作為美國忠實盟友的英國,反戰規模同樣不小,在倫敦、伯明翰、曼徹斯特和諾定咸都有示威。在愛爾蘭二十四歲反戰示威者康威說:「我們在說『不』,不要戰爭。」在塞浦路斯,反戰者都簽名,韋斯利德斯說:「我們相信戰爭要發生了。聯合國武檢人員是喬治布殊和(英國首相)貝理攻伊的遮醜布而已,我們不要自欺,他們開戰的最大興趣是伊拉克石油。」
對於全球反戰大示威,喬治布殊卻似乎沒有反應。白宮發言人弗萊舍被問及總統對美國多個城市有反戰示威有何反應時,他說喬治布殊認為那是「我們民主的力量,……人們有示威自由」。
路透社/法新社/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