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社會福利署長林鄭月娥巡視老人中心,並即席向長者派發利是。每逢歲末,此類敬老活劇,本已屬例行公開招數,達官貴人亦樂此不疲,作秀不輟,只是現時削綜援兇光閃閃,提刀人仍厚顏造作,笑裏藏刀,格外顯得核突可鄙而已。
五年前,董建華獲欽點充任特首後奢談新政,誇言要優先處理安老問題,更以「老有所養、老有所屬、老有所為」口號為標榜,作為董家店賣點之一。今日連任再提施政綱領,卻是「人未走,茶已涼」,所謂「三老政策」早就銷聲匿迹,淪為一張永不兌現之期票。目前,在二十六萬多個綜援個案中,貧窮老人已佔五成半左右,當局一旦削援一成,勢必首當其衝,窮上加窮。長者終生為香港繁榮貢獻,晚年無依竟被政府視為社會負累,連基本援助亦遭肆意削減,公義何存?儘管高官屢屢繪形繪聲,渲染綜援開支連年增加,令財政不勝負荷,但證諸事實,卻是言過其辭,從九八年起計,用於綜援之金額,不過由一百三十億升至去年之一百六十億。失業貧窮肆虐,人口急劇老化,扶貧濟急之經費相應上升,自然不過,政府坐擁之數千億儲備既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天經地義。況且,過去五年,綜援費用在政府經常開支所佔之比例,亦一直只是徘徊於百分之七到八,絕未失控惡化。當局不問情由,蓄意混淆視聽,為向弱勢社群開刀鳴鑼開道,何其齷齪冷酷!
過往「老有所養」言之鑿鑿,其實泡沫一個,現時施政綱領文過飾非,「公義仁愛」云云,亦不過牛皮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