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行的菲傭放假回鄉,一家四口得自食其力。才兩天,太太不慎跌倒,腳骨斷了,入醫院打了個大石膏,家務落在同行身上。六時起床,弄早點給眾人吃,然後駕車送兩個女兒上學。
這天準時抵達醫院,做完必需工作,看看手錶,已是一時;護士走來說,病人家屬投訴,堅持要見最高級的醫生。一見,午飯泡湯了。下午空着肚子看專科門診病人。
黃昏,飢疲交迫回家,還未坐下,小女兒問:「波比在地毯大便,如何清理?」波比是他們養的狗,似乎知道做錯事,垂頭喪氣的縮在一角。
「波比一天大便兩次,」大女兒說:「如果將糧食減半,我們就可以節省百分之五十的工夫。」小小年紀便那麼會計算,將來大有條件加入醫管局做人力資源分配。
按計劃進行,首三天頗收效。第四天,小女兒緊急報告:「波比病了,快帶牠看獸醫!」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一星期不見,同行老了二十一年。他感慨地說:「原來家庭支柱不是我,而是菲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