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國所有李扁所缺

經國所有李扁所缺

台灣世新大學新聞系講師 張家琪

據台灣《聯合報》民調顯示,高達八成六民眾肯定蔣經國對台灣的貢獻。受訪民眾對於蔣經國印象最深刻的是經濟建設和親民愛民;而對台灣民主政治發展的貢獻,肯定蔣經國的受訪民眾也比李登輝多。對此,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接受《聯合報》訪問時表示:「本來人民是不可能懷念一個威權時代統治者的,但國家在陳水扁的治理下,政府無能、經濟下滑、政治不穩定,結果幫了蔣經國一個大忙,讓人們現在還懷念他。」
施明德的說詞固有一定道理,但絕大多數台灣民眾懷念蔣經國,不僅只是因阿扁治國無能所產生的「情感逆轉」。蔣經國深得民心,在於他少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真是以百姓心為心。經濟學者張五常曾指出:「在一個多年專政的制度下,我們可沒有聽到甚麼胡作非為的『太子黨』,沒有聽到甚麼瑞士的秘密戶口,沒有聽到蔣經國夫人有窮奢極侈的行為,在歐美買了甚麼高樓大廈,也沒有聽到蔣氏搞了甚麼個人崇拜。哪一個專制的政權,不在某程度上產生這些事?」(見《天之驕子,死也逢時》)
反觀李扁兩位總統,為私利打算遠過於為國家長遠大計打算。李登輝念茲在茲的是自己在台灣歷史定位的問題,發動民粹挑動族群神經,擴大省籍情結;人雖已退休,還不忘權位,率領台聯,成立「李友會」、「群策會」意圖影響台灣政局。阿扁總統也是如此,重視自己的選票與大位,超乎重視民瘼。

更為廉潔愛民
至於廉潔,蔣絕不與黑金沾邊,李卻常與紅頂商人沆瀣一氣,住華廈享榮華富貴;阿扁也與生意人來往,不拒商人的政治獻金。連曾寫過《蔣介石與蔣經國──毀滅的種子》一書的易勞逸教授都承認,與國民黨其他官僚相比,蔣經國廉潔多了。
蔣經國在台灣搞的是稍為開明的專制統治,他甚至是台灣真正的情治特務頭子,蘇聯共黨出身的他根本不懂甚麼是民主。在台四十年,協助蔣介石不知製造多少假錯冤案,晚年開放黨報禁,解除戒嚴也是潮流所趨;若李登輝與阿扁總統能摒除私心,在聲望上不應遠遜於蔣經國。然而,這兩位真正的民選總統,就是缺乏蔣經國的廉潔與愛民。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因素,在蔣經國治下的台灣,人民都感受到台灣有希望有未來。那時台灣經濟步步高升,失業率低,貧富差距小,國庫充裕,人們只要肯努力,皆有發展。對照台灣今天的亂象,感覺沒有未來,當然不得不令台灣人民在經國先生逝世十五周年時,更懷念蔣經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