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在地鐵車站大堂,忽然聽到一聲隆然巨響。掉頭一看,見原來有對男女在接吻,吻得比放煙花還來得燦爛激情,耳膜險些讓他們給震破。那真是個三千分貝的smacker。
情不自禁的戀人,經常公開親熱,無掩無遮,我想何不在車站裏設情人雅座?那可以設計成流動廁所式樣,放進硬幣按掣,馬上可進去溫存。人多使用,地鐵肯定大有賺頭。這樣子情急的得以救急,就不致於乾柴烈火,到處亂燒一通釀成火災了。
香港倒是開放。在印度,連拍戲也不許拍接吻鏡頭,在公共場合接吻,那還了得?要是回教國家,這樣做等同當街做愛,肯定讓人用石頭砸死了。想不到日本舊時也並不開放,銀幕上難得見接吻鏡頭,有的話都給檢查官的剪刀咔嚓一下剪掉。終戰之後,政府卻鼓勵多拍這類親熱場面,好去把國家帶上民主之路。
不過松竹公司的《某夜之接吻》,但見男女主角居然隔着紗布接吻,可難怪讓進駐日本的美國大兵笑得四腳朝天了。據說明治二十年前後,日本才有用假名譯成Kiss的字,舊時的用語是「口吸」。
夠意思的是,女作家新井一二三說,跟一個男友口吸,總保持「A」的姿態:即是上身接觸,下身保持距離。那麼印度情侶當着人前,就是永遠頭足不觸,老保持「H」的狀態了。保守的人不必說,準認為「A」也屬於危險,很容易變成「B」的處境。「B」的字形,你看不有點像個挺着大肚子的孕婦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