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近年亦大力推廣旅遊業,希望能加強本身的經濟活力。例如在電視台及地鐵燈箱廣告,又或者是在雜誌廣告當中,便常會碰到推廣台灣台旅遊的廣告。其實在亞太金融風暴發生之後,亞洲多國都會發現,單單依靠製造業是不行的,作為服務業其中之一的旅遊業,是增加外滙收益及加速經濟發展的其中一個行業,所以近年在電視也會看到那些推廣到泰國、韓國、新加坡、日本等地旅遊的廣告。
要發展旅遊業,便要增加新景點,以及強化舊有的景點。台灣近年也興建了不少的商業城,其中比較知名的是台北的京華城。這個京華城據稱是全球最大型的球形購物商場,而商場是24小時營業的。
筆者特地到商場走一趟,看看那裏的營商狀況。那天是星期五晚上,商場內不見有太多遊人購物,但商場本身確是十分漂亮,給人先進的感覺。
據當地的朋友透露,在商場開幕的初期,商店很多是通宵營業的;但因近年經濟不景氣,凌晨後根本生意不多,但仍要負擔很重的經營費用,所以大部份的商店現時都在晚上10時至11時便關門。真正24小時營業的,就只剩下戲院及小部份餐廳。
作為遊客,我特地在那裏看了一齣凌晨時分的電影。電影的戲票並不便宜,折合每位60-70元,但勝在24小時播放。作為不夜城的香港(最少宣傳片中有宣傳”Acitythatneversleep”),印象之中還沒有24小時不停播片的電影院,這點是否可以向台灣借鏡?
麥萃才
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