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野:高盛報恩 住友脫難?

國際視野:高盛報恩 住友脫難?

高盛(GoldmanSachs)宣布向日本第2大金融集團三井住友購入總值12.7億美元(約99億港元)之可兌換優先股,年(股)息4.5厘,假如兩年內高盛將其轉換為普通股,便成為持有7%股權的單一大股東,對三井住友來說是一支強心針,但對高盛而言,在美國金融條例因「利益衝突」須修改之際,與一家可提供信貸的商業銀行partner,便可照做其顧問諮詢服務,管理層、自主權不同,何衡突之有?
查高盛與住友之淵源始於1968年,當時還是華爾街一家中型金融服務公司的高盛卻是直闖日本市場的先鋒,不但是東京證交所第一個外資會員,除提供金融服務,還是投資和擁有最多日本房地產的外資公司之一,慧眼識英雄的住友銀行更曾資助高盛5億美元,有人指高盛今次行動是反過來報恩!

不再塘水滾塘魚
姑勿論是報恩好,覷準時機投資也好,高盛在此時此刻毅然斥巨資入股三井住友,對後者來說意義重大。首先是日本金融廳「放料」在3月底財政年結後,將會向銀行審查呆壞帳,若發現資本不足,不排除有銀行被收歸國有,到時銀行大班就算不被免職,也會變成公務員,是何等「無面」?有見及此,大家遂紛紛尋求避免墮入官場之辦法──增資。雖然12.7億美元僅能將三井住友的資本基礎提高0.48個百分點至10.37%,但可不要忘記,有外資參與,金融廳動手也須三思吧。
在銀行股跌至四腳朝天之際,突然有外資肯「落叠」,證明日本銀行及金融系統應問題不大,不無給投資者增添信心。最可喜可賀的是日本企業能一改過往「塘水滾塘魚」之傳統陋習,值得一讚。
王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