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部副部長金立群表示,現時國內資金充裕,暫時沒有需要再發外債,反而要控制外債規模,特別是短期外債。本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則稱,昨與金立群會面,商討資金雙向流動問題,有信心國家會繼續以香港作為外幣債券中心。
金立群昨日應金融管理局邀請,在港向數以百計銀行家作主題演講,講述中國如何步向國際金融市場。金立群會後對本報說:「我們暫時沒有計劃增發外幣國債,因為國內的資金很充裕,會盡量利用國內的資金,另外FDI(外商直接投資)也很充裕,我們基本上要盡量控制外債,特別是短期外債。」
中國02年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527.43億美元,增長12.51%,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吸收外資最多的國家;另外全年實現貿易順差303.5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78億美元。
國家計委、財政部及國家外滙管理局剛公布了《外債管理暫行辦法》,由計委制訂外債總量及結構,規定境內企業舉借短期外債主要用作流動資金,不得用作固定資產投資,而舉借中長期國際商業貸款,則要計委批准,新例3月1日生效。
被問及新例會否令外債總量萎縮,影響香港的債市中心構想,金立群表示要視乎市場變化:「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只會愈來愈加強,會有各方面的players(市場參與者)到香港活動,不用擔心。」
馬時亨接受本報查詢時則引述金立群稱:「國家現時不需要外幣債券,但他說Wewantyouguyi.e.thebankerstokeepusinmind,所以我估計國家現時集中在內地發債,但日後都有機會發外幣債,而且一定會在香港發。」
馬時亨表示,與金立群會面時,談及外滙雙向流動問題,但他說大家不能操之過急,要靜待中央與特區詳細研究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