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瓜子樣本含有害礦物油

40%瓜子樣本含有害礦物油

【本報訊】消費者委員會測試巿面上二十款預先包裝及散裝瓜子,發現四成樣本含有害礦物油,其中兩款散裝大紅瓜子的樣本,更超出法例規定製作過程中,不可沾染逾百分之零點二礦物油的標準。在極端情況下,過量食用含礦物油的瓜子可引致腸胃不適、作嘔及腹瀉。
消委會提醒巿民不要選購色澤特別光亮的瓜子,進食時應盡量避免整粒瓜子放入口中。
二十個測試樣本中,包括十四款紅瓜子及六款黑瓜子,其中十六款屬散裝發售。消委會宣傳及社區關係小組主席郭琳廣表示,測試發現八個樣本驗出礦物油的含量由百分之零點零五至百分之零點三。

過量攝入會嘔屙
礦物油屬碳氫化合物產品,人體過量攝入會引致腸胃不適、作嘔及腹瀉。根據《食物內礦物油規例》規定,礦物油不可用作食物原料,若製作食物過程中需以礦物油作器具上的潤滑劑,含量不可逾百分之零點二。
郭琳廣表示,以含礦物油達百分之零點三的樣本作最壞推算,一個體重約六十千克的成年人只要連殼咀嚼一至兩粒瓜子,已超出每日可容許的礦物油攝取量。

特別光亮勿選購
他提醒巿民最好不要選購一些特別光亮的瓜子,「如果含有礦物油嘅瓜子,顏色會比較亮澤,有啲商人認為亮澤啲吸引性會大啲,所以落礦物油去炒,如果消費者見到瓜子外殼係特別亮澤,就要避免購買。」他並建議,巿民咬瓜子時不要整粒入口,最好用剝殼器來進食。
消委會已將測試結果交予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發言人則稱,已抽取有問題瓜子作化驗,若發現違規,最高可罰款五萬元及入獄六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