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上海的報章上有花邊,標題是《「以舊換新」別玩貓膩》。
很有趣。「貓膩」是甚麼意思?
這新聞是投訴一些家電產品和手機商號,「以舊換新」作促銷手段,但消費者換來所謂新貨,用不了多久,便出現狀況。「奸商」精於計算,打着幌子讓次貨脫手。我猜,「貓膩」明明是陰謀鬼祟,但「貓」是機靈冷傲可愛寵物;「膩」亦非「壞」。這個詞兒組合帶點冤枉。
以為是吳方言。好奇一翻,找不到。
後來在《北京話詞典》中,見到「貓兒膩」。例句:「我和××的答案一字不差,有他沒我,這裏頭準有貓兒膩。」或「你們倆在玩甚麼貓兒膩?」——果然不是好事。又作「貓兒溺」或「貓兒匿」也可。聯想到廣東俗話「神枱貓屎」,亦非好東西。
前前後後一找,在北方,「貓兒鬧」指耍小脾氣頑皮。「貓兒尿」是對酒憎稱。「貓兒食」形容飯量很小。「貓兒蓋屎」是把事物遮蓋、掩藏之意。光一個「貓」字為躲藏的動作(「躲貓貓」,多天真嬌俏)。
還有,我喜歡吃「貓耳朵」,殘忍吧?——那是片兒小卷麵食。